• <dd id="uo8fq"></dd>
    1. <nav id="uo8fq"></nav>
      <wbr id="uo8fq"><legend id="uo8fq"></legend></wbr>
        • 新能源聰明錢新能源聰明錢
          ·46分鐘前

          【新能源賽道監測】北上持續低PE買入,產業大周期邏輯消失?

          總結: 三安光電:公司之前突然暴雷后,股價能夠維持住的原因應該就是機構預期23年、24年業績會以加快的速度增長,不過即便如此整體PE估值也依然偏高,和上一輪周期中的估值相比,目前三安的估值處在正常范圍,沒有吸引力。 揚杰科技:作為半導體、芯片類公司,揚杰科技在技術方面跟龍頭相比有差距,其中低端市場取代的邏輯看起來不錯,但從機構角度來看成長性偏低,目前我們更多是看北上對其的態度。 容百科技:作為龍頭公司,容百的成長性和估值毋庸置疑,容百的估值中,上市給出的估值要比現在高很多,因此我們認為容百目前處于低估狀態。 云鋁股份:作為“聰明錢”最青睞的公司,這段時間來外資一直在不斷的買入,所以我們對其的估值方式也進行了調整,以本周期的最低估值來進行參考,那么目前的估值可能是偏高的,當然也不排除北上“聰明錢”有了新的買入邏輯,例如鋁產業從大周期變成了一個更穩定的生意,因此后續如果北上聰明錢資金停止流入,開始流出,那么可能是一個轉折點。(需要關注云南的水電發電情況) 華陽集團:HUD取代儀表盤是大趨勢,公司在23、24年的成長性沒有問題。 $云鋁股份(000807)$ $華陽集團(002906)$ $三安光電(600703)$
          1評論
          舉報
          【新能源賽道監測】北上持續低PE買入,產業大周期邏輯消失?
        • 財經前沿觀察財經前沿觀察
          ·12:39

          解析湯臣倍健年報:重營銷、輕研發下,如何走向“科技轉型”?

          湯臣倍健發布2022年財報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股價大跌:截至北京時間2022年3月20日收盤,湯臣倍健股價暴跌9.3%,報收20.00元/股。 情理之中在于財報數據的確并不是很好看,2022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78.61 億元,同比增長 5.79%,實現歸母凈利潤 13.86 億元,同比下降20.99%,步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在年報中《2023年湯臣倍健董事長致股東信》中也被提及“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在去年多方因素影響下,湯臣倍健仍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并且,面對著今年市場的回暖,加上湯臣倍健早在一月份就曾發布過業績預告,二級市場突現“斷崖式”下跌,難免讓人感到意外與“罪不至此”。 這不禁讓人有所疑惑,湯臣倍健當下處境并沒有那么糟糕,為何卻讓不少股民與投資機構失去了“信心”呢? 一、湯臣倍健,“科技轉型”的路走偏了? 無論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湯臣倍健這份財報已經給了我們“最佳答案”。 通讀湯臣倍健的財報,“湯臣倍健、科學營養”這8個字尤為醒目。并且,在梁允超《2023年湯臣倍健董事長致股東信》的“湯臣倍健的核心策略”中,第一項就是關于“科學營養”戰略之下的強科技企業轉型。 在2021年財報的經營計劃中,湯臣倍健就提及過“堅定實施科學營養戰略,以科技實力驅動升級發展。”然而,從湯臣倍健2022年的財報數據來看,其“科學營養”的路可能有些走偏了。 的確,2022年湯臣倍健與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成立“國科大杭高院湯臣倍健精準營養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升級成立“科學營養研究與轉化中心”。并且,發布了全球首個大規模中國人群NAD+與衰老研究、研發出本土菌株LPB27與富糖胺聚糖(GAGs)新型膠原蛋白肽等。 這些能夠撐得起湯臣倍健大單品“藍海”與VDS“星辰大海”的野望嗎?以銀箭財觀來看,恐怕很難。 消費者對于保健
          15評論
          舉報
          解析湯臣倍健年報:重營銷、輕研發下,如何走向“科技轉型”?
        • 智瑾財經智瑾財經
          ·12:34

          ?與20余家互聯網平臺發放千億聯合貸款,渤海銀行不良率走高

          原標題:與20余家互聯網平臺發放千億聯合貸款,渤海銀行不良率一路走高,風控堪憂 千億聯合貸款巨頭的信貸風險幾何? 去年罰款逾億元,今年一季度超4200萬 3月13日,因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等12項違法違規行為,渤海銀行被央行連開10張罰單,同時被處以警告、罰沒1696萬元,另有9名相關負責人遭警告,共被處罰款43萬元。 渤海銀行的違法行為中,包括時任渤海銀行消費金融事業部高級現場監督及項目評估管理經理助理趙某東,因對該行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負有責任,被處8.2萬元罰款。渤海銀行稱,此次違規行為發生于2020年,目前已完成整改。 今年一季度,渤海銀行已經連續幾次收到監管部門的罰單。2月17日,銀保監會通報稱,渤海銀行因多項貸款違規行為被罰1660萬元。其中,對渤海銀行總行罰款430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1230萬元,并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 2月24日,銀保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公開信息表顯示,因13項違法違規事實,渤海銀行被罰款860萬元。 也就是說,一季度尚未結束,渤海銀行被罰款金額已經高達4216萬元。當然,這對渤海銀行來說不算什么。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渤海銀行至少收到9張罰單,合計罰款金額過億元,罰沒金額在全國銀行中排名第三。其中,僅2021年5月銀保監會向渤海銀行開出的一張罰單金額就高達9720萬元。 渤海銀行是一家總部設在天津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幾年其內控合規問題不斷引起外界關注。例如,2021年10月,多家媒體報道稱,江西濟民可信下屬兩家子公司存入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28億元存款,遭銀行方莫名質押為第三方提供貸款擔保。隨后,渤海銀行稱,發現異常后已報警。 28億存款“被質押”引發的羅生門事件至今仍未解決。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證券監管部門關注。2021年11月12日,證監會國際部在官網發布一份“境外上市
          0評論
          舉報
          ?與20余家互聯網平臺發放千億聯合貸款,渤海銀行不良率走高
        • 財媽價值輪回記財媽價值輪回記
          ·12:27
          2023胡潤富豪榜最新出爐,全球首富換人了 全球首富換人了, 胡潤表示,“在ChatGPT和電動汽車革命的時代,世界首富是賣奢侈品的,這似乎有點矛盾。盡管生活成本危機帶來種種不確定性,LV、愛馬仕、古馳、香奈兒、卡地亞、百達翡麗的掌門人們還是經歷創紀錄的一年,歐美和日本的銷售額飆升,大批美國消費者利用美元匯率優勢前往英國和歐洲購物。” 同時,“中國是世界上已知十億美金企業家最多的國家,比美國多40%。2016年,中國的世界級企業家人數首次超過了美國。” 整體來看,“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變動劇烈,去年有445人落選,是歷年來落榜人數最多的一次。全球富豪榜中國雖然減少了164位,仍以969位十億美金企業家領跑全球;美國第二,有691位,減少25位。中國和美國擁有全球53%的十億美金企業家。 這些富豪榜單對投資者的意義就是頂級富豪背后的企業都值得研究,從中能挖到不少長牛股。 比如LV, $特斯拉(TSLA.US)$ ,愛瑪仕, $亞馬遜(AMZN.US)$ , $伯克希爾-A(BRK.A.US)$ , $微軟(MSFT.US)$ , $甲骨文(ORCL.US)$ 等 國內的: $農夫山泉(09633.HK)$ $萬泰生物(603392.SH)$ , $騰訊控股(00700.HK)$ ,字節跳動, $寧德時代(300750.SZ)$ , $拼多多(PDD.US)$ ,長江實業, $網易-S(09999.HK)$ , $美的集團(000333.SZ)$ , $阿里巴巴-SW(09988.HK)$ , $牧原股份(002714.SZ)$ 
          66評論
          舉報
        • 新能源投資參考新能源投資參考
          ·12:13

          海通證券:鋰礦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

          海通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2023年2月,鋰鹽價格呈現加速下跌態勢,且價格下跌的情況向上游礦價傳導。在鋰價下跌,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車企將有一定的降價空間,進而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在鋰價企穩后,產業鏈也將在需求增長的預期下恢復正常原材料庫存水平。考慮到鋰礦價格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擁有較高自有礦供給比例的鋰行業公司的高盈利能力將更為持久。 ▍海通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鋰業資本開支不斷,環保檢查持續發酵。2023年2月,鋰鹽價格呈現加速下跌態勢,且價格下跌的情況向上游礦價傳導。另一方面,江西鋰礦開發的不合規現象引起了政府部門關注。 在需求方面,2月動力電池產量和終端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現起色,據Wind,2023年2月磷酸鐵鋰產量為26.81GWh,環比增長46.3%;三元動力電池產量14.55GWh,環比增長48.3%。2023年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51.70萬輛,同比增長47%,環比增長29%。 在鋰價下跌,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車企將有一定的降價空間,進而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 該行認為,在鋰價企穩后,產業鏈也將在需求增長的預期下恢復正常原材料庫存水平。考慮到鋰礦價格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擁有較高自有礦供給比例的鋰行業公司的高盈利能力將更為持久。 風險提示 鋰價下跌風險,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低于預期。 $天齊鋰業(09696)$ $比亞迪股份(01211)$ $寧德時代(300750)$
          21評論
          舉報
          海通證券:鋰礦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
        • 鰲頭財經鰲頭財經
          ·11:10

          消費行業能否逐步迎來復蘇?從清潔電器ODM龍頭富佳股份說開去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時語有云:人生致富靠康波。今年經濟主線一是美聯儲加息周期的終結,二是防疫政策放開后中國經濟重啟。不過根據康德拉季耶夫理論,2023年大概率仍處在經濟復蘇的起點,投資者們仍需按轡徐行。盡管市場上有較多人擔憂疫后經濟的“疤痕效應”,但我們仍可從一些數據中發現經濟企穩的“貝利珠”。 過去一年壓抑的消費需求 充分釋放了嗎? 據奧維云網及久謙咨詢統計的2023年1-2月的家電行業數據分析,清潔電器賽道整體銷售暫時保持穩健。 除掃地機銷售額有所承壓外,洗地機行業在高基數下仍維持較高景氣度。掃地機行業累計銷售額同比下滑19.71%至10.38 億元,1-2 月洗地機行業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25.47%至10.20 億元/37.67。 清潔電器零售端的激烈角逐,讓分析師們著眼產業鏈自下而上的回溯。 有券商研報提到,除品牌企業科沃斯、石頭科技之外,也應對產業鏈中游清潔電器的代工廠商予以關注,其中提及了春光科技(代工客戶為追覓)、富佳股份(603219.SH,代工客戶為米博)等廠商。 3月21日晚間,富佳股份正式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其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均獲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資產也同時增厚。 公告顯示,2022年公司錄得營業收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5.53 %;歸母凈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49.76 %;扣非凈利潤為3.39億元,同比大幅提升87.66個百分點。 筆者注意到,今年較早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富佳股份是其中之一。這份底氣來自于該公司在過往一年力克時艱的努力與業績穩健增長的硬實力。 2022年度,受到歐美通脹、國際局勢、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響,家電市場遭受重挫。 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家電規模整體同比下滑12.30%,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逐漸恢復,前三季度
          2評論
          舉報
          消費行業能否逐步迎來復蘇?從清潔電器ODM龍頭富佳股份說開去
        • 鰲頭財經鰲頭財經
          ·10:46

          100英寸千級分區震撼影音,海信電視E8K開啟百吋巨幕新時代

          100英寸的電視到底有多大?以觀看距離3米舉例,相當于坐在了大劇院5-6排中間的VIP黃金座位,影音表現都更具觀賞性。3月23日,2023年海信“放大生活的美好”發布會上正式發布電視E8系列新品,行業首款千級分區百吋MiniLED電視E8K,重新定義巨幕影音新標桿。 除了尺寸升級外,全新E8K音畫及智能體驗也全面躍升。分區數量和控光能力,是決定好畫質的核心。100E8K通過6480個高光效MiniLED芯片的組合,形成1620個精細的控光分區,成為目前同價位行業唯一1600級分區的100吋MiniLED巨幕產品。海信自研信芯X畫質芯片配合全新的1+N分布式驅動架構,協同1600多個背光分區,實現光源的精準調度充分還原影像細節。 作為海信ULED X參考級影像的旗艦新品,E8K針對用戶觀看時環境光干擾的問題,帶來全新環境光感智能技術,可實時感知環境光的亮度和色溫變化,實現16bits感控環境光,無論環境光、場景、內容如何變化,都能將HDR電影、游戲原片質感進行無損還原,令畫面中的光色更加精準。亮度和色彩上,100E8K還實現了XDR1600nits穩定峰值亮度和95%的真DCI-P3色域有效覆蓋,帶來超越HDR的更清晰通透的影像表現。 針對傳統超大屏電視難以實現真正的環繞效果的痛點,海信E8K設計了雙側發聲環繞音響系統,使聲場寬度拓展至普通電視的兩倍,不僅做到了高音清晰明亮、低音深沉厚重,還配合 Hi-Sound pro天籟引擎,讓用戶在不同房間環境,不同的音源內容也能體驗到如同實驗室環境下的至真至醇。 如果你是游戲玩家,E8K也是不可錯過的大屏游戲神機。E8K是目前行業首款搭載4K 144Hz原生屏的100寸電視 ,配備2個滿血HDMI2.1,還帶來全新的游戲妙控臺和游戲增強技術,可實現標準、FPS、RPG、RTS、Sports等多種游戲類型的識別和模式自動切換,游戲體驗
          23312
          舉報
          100英寸千級分區震撼影音,海信電視E8K開啟百吋巨幕新時代
        • 財商俠客行財商俠客行
          ·10:10

          傳媒板塊繼續“狂飆”,數字經濟要怎么樣上車?

          電視劇《狂飆》里面有句臺詞最近很火,主角高啟強說: “風浪越大,魚越貴。” 這也是投資的縮影。事實上,早在70年前,“成長股投資之父”菲利普·費雪在解釋成長股投資的時候,就曾經引用過莎士比亞的臺詞,跟這句話很像: “只有經歷狂風巨浪,才能找到財富。” 去年以來的A股市場,無疑就是處于狂風巨浪之中,賽道崩塌,指數大起大落,市場風向凌亂。 但是歐奈爾有句話說, “牛市可以賺到錢,熊市也可以賺到錢”。 我們在梳理數據的時候發現,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市場環境下,還是有一些基金逆風出擊,業績一路“狂飆”,凈值曲線表現非常強勢。 比如,過去半年多的市場當中,招商瑞利A(161729)就是市場中的領跑先鋒。 圖:招商瑞利A凈值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20820~20230317 Wind數據統計顯示,自基金經理陸文凱去年8月20日上任以來,截至2023年3月17日,在滬深300和上證指數下跌的背景下,該基金半年多來已經累計錄得33.25%的回報,在全部2242只同類基金當中排名第一。 招商瑞利是如何在過去半年多的市場中彎道超車的? 陸文凱的突圍究竟是運氣還是實力? 最近咨詢這只熱門基金的小伙伴太多了,干脆一起來挖一挖,陸文凱的突圍憑什么? 01 信創疊加“中特估”,一頓操作猛如虎 先看一下基金經理的背景。 陸文凱并不是什么沒有故事的男同學,在加入招商基金之前,他管理的北信瑞豐產業升級業績就非常好,任職三年多的時間里,錄得了153.79%的回報。 去年8月20日,陸文凱正式接手招商瑞利,當時的市場環境其實非常不好,上證指數在短短兩個月內就跌去了10%,賽道集體熄火,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操作水平。 但是,從招商瑞利2022年的三季報可以看出,陸文凱在上任之后沒有絲毫猶豫,手起刀落,非常果斷地把重倉股全部換了一遍,整個組合的重心移向軟件板塊。 在2022年三季報中,陸文凱
          111評論
          舉報
          傳媒板塊繼續“狂飆”,數字經濟要怎么樣上車?
        • 伯虎財經V伯虎財經V
          ·09:49

          谷歌下架,京東“偷家”,拼多多難創“增長神話”|讀財報

            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東籬 近日,拼多多發布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收入1306億元,同比增長 39%;全年凈利潤315.381億元,同比增長306%。 拼多多這業績增速和賺錢能力放在整個電商界也是相當炸裂的。要知道,阿里和京東在2022年的營收增速僅為3.36%和9.94%,而且雖然體量數倍于拼多多,凈利潤卻被拼多多反超,分別為252億元、97億元。 然而,拼多多39%的營收增速也確實創下了2017年以來最低。回顧歷史數據,2021年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速為57.92%;2020年為97.37%;2019年更猛129.74%;2018年高峰652.26%。增速可以說是斷崖式走低。 而在增速放緩之外,今年3月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劍指拼多多,海外“親兒子”Temu仍在“大肆揮霍”,拼多多自身還遭谷歌下架,可謂是“新仇舊恨”疊加“內憂外患”。 重壓之下,拼多多還能再創“增長神話”嗎? 01 費用膨脹,增速剎車 拼多多今年業績增速跌得這么慘,肯定是有原因的。從全年財報數據來看,則是“三升一降”——銷售及營銷費用上升、一般及行政費用上升、研發費用上升、商品銷售收入下降。 實際上,拼多多的三大主營業務中,廣告和傭金收入都錄得較大增長,前者實現收入1027.22億元,同比增長42%,占總營收的78%左右;后者同比上漲95%至276.27億元。 唯獨2020年新增的商品銷售業務,也就是拼多多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97%,僅有2.09 億元。 伯虎財經了解發現,拼多多邊緣化自營業務可能有兩方面意圖。 一是自營業務使命已成,砍掉它還可以降低庫存提升利潤。要知道,自營業務誕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過去拼多多商家數量不夠且信用較低,拼多多自己開店、賣自營的商品,可以幫助獲取消費者和品牌的信任。 二是拼多多開始發力品牌升級,邀請更多品牌入駐,自己則專心做平臺。所
          5091
          舉報
          谷歌下架,京東“偷家”,拼多多難創“增長神話”|讀財報
        • 智瑾財經智瑾財經
          ·09:45

          當金融信創的喜帖要搬家,百融云能得名滿甲天下?

          當國產操作系統標桿股遭遇嫡系派搶單而撤步退守,資金卻在國字號集成商沖擊股價歷史新高時送往迎來;類國企霸主進軍國產ERP,讓原本的龍頭伙伴怒砸跌停。交易層面上,板塊指數在上漲后期不能用更陡斜率覆蓋融資盤成本,本質是信創產業化趨勢形成后,G端隊伍搶跑式占山為王。 作為數字經濟要素定價權爭奪戰的排頭兵,信創所承載的不僅是投融資拉扯,更是延續中國經濟改革的得失。但當G端信創依然面臨“以資產界定權利前未完成等級買斷補償”的陷阱,資金也大概率會選擇要素合約定價已實現的B端信創。 面對全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最原始的起點除了提高投資回報率,便是銀行業在經濟復蘇早期增加信貸投放。而國有大行作為標桿,在促進普惠金融長效機制形成的同時,也需要在數智化升級中提升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匹配能力,最終實現銀行業資產端增長與成本端下降。 但國有大行需要補充用戶畫像,有效識別欺詐/共債風險,提高貸款自動審批率及業務規模,也要面對同業競爭。對于需要重點運維的金融業信息,FICO等外資系統存在替換的剛需。在此情況下,國有大行便尋求本土金融信創廠商百融云-W(6608.HK)進行合作,而B端的金融信創也是往往被資本市場忽略的價值所在。 根據資料顯示,針對國有大行客戶的需求,百融云首先與其信用卡部合作,幫助完善完整的用戶畫像,提升自動審批率,進而擴大業務規模;后續與其普惠金融部、汽車金融部合作,助力提升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審批效率。 之所以B端國產信創在資本市場留下“能用”但“不好用”的印象,主要因為產品沒有配套的應用規則與策略規劃,而百融云是金融信創里為數不多的齊備廠商。通過建立集規則引擎、產品管理、統計中心、模型優化、名單管理、系統管理于一體的決策引擎系統,為銀行提高自動貸款審批率,節省人工成本。此外,百融云也與國有大行聯合建模,最終輸出定制化評分,定制評分產品得查率100%。這大概率會為資本市場增強國產
          10評論
          舉報
          當金融信創的喜帖要搬家,百融云能得名滿甲天下?
        • 輝常觀察輝常觀察
          ·09:31

          區塊鏈進入新世代

            文/孟永輝   如果僅僅只是以發幣或者ICO的角度來看待區塊鏈的話,那么,無論如何都是無法把握區塊鏈的真正奧義的。這是以往我們看到的那么多的區塊鏈玩家之所以會折戟沉沙的關鍵所在。當所有的鼓噪逐漸散去,特別是人們對于區塊鏈的認識開始變得深入,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對于區塊鏈的重新認識開始上演。由此,區塊鏈的發展,同樣開始進入到了新世代。   在這樣一個世代里,區塊鏈不再是一個概念和噱頭,不再是一個幌子,而是成為了真正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深度改變的存在。不得不說,這才是區塊鏈真正樣子,這才是區塊鏈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多的洗禮之后依然保持活力的關鍵原因所在。   認識到區塊鏈新世代的特質,并且找到符合這樣一種特質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或許才能跳出以往以發幣或者ICO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真正將區塊鏈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否則的話,區塊鏈依然還僅僅只是一個虛假的概念,依然還僅僅一座空中樓閣,始終都無法找到回歸現實的土壤和養料。   區塊鏈的新角色   如果我們要尋找區塊鏈的新世代的特質的話,它的新角色,無疑是最不可錯過的那一個。在這樣一個全新的角色之下,區塊鏈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獨立的個體,它發揮能量的方式和方法不再是依靠建構屬于自身的獨立王國來實現的。如果對區塊鏈的新角色進行總結的話,它更像是一個基礎設施,它隱沒于不同的行業和場景之中,卻又無時無刻不讓人們感受到它的存在。   這才是真正適合區塊鏈的正確的角色。原因在于,區塊鏈有且只有建立起與上層行業之間的聯系,區塊鏈只有回歸基礎,才能將它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否則的話,區塊鏈的發展始終都是一個不接地氣的存在,始終都是一個有始無終的存在。   當區塊鏈開始以新型基礎設施的角色來定義自身,它的關注點將不再是建構獨立于現實行業和場景的獨立王國,而是更多地
          55評論
          舉報
          區塊鏈進入新世代
        • 財經三劍客財經三劍客
          ·08:58

          金蝶國際披露2022財報,資產負債率、虧損額均大幅增加

          $金蝶國際(00268)$ 近日,金蝶國際(00268.HK)披露2022年財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8.66億元,同比增長16.57%,但凈虧損擴大到3.89億元,比2021年增虧1.41億元。資產負債率同比增長12.43個百分點至36.86%。 財報顯示,金蝶國際2022年營業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全年同比增長21.26%至18.68億元,由此導致毛利率下滑至61.61%,同比降低了2.36個百分點。金蝶表示,這主要是大企業市場標桿項目的交付人工成本增長所致。 分析毛利率可見,2014年至2019年,金蝶國際毛利率一直穩定在80%左右,但2020年后突然大幅下滑,2020年至2022年毛利率分別為65.81%、63.09%、61.61%。這三年時間,正是金蝶國際轉型云業務的關鍵三年。 從業務構成來看,2022年金蝶國際云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6%至37.14億元,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企業云服務收入,全年增長了約6.75億元。 不過在云服務業務收入增長的同時,金蝶國際企業資源管理計劃業務收入出現了大幅下滑,特別是銷售軟件及硬件產品的收入,從2021年同期的4.72億元下降至2.86億元。此外公司2022年還有3.48億元的其他收入,同比下降4.6%。 現金流方面,報告期內,金蝶國際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3.7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32%,同時對外投資同比增長34.67%至7.87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期末余額同比下降5.08%至19.43%。 由于2022年加大了舉債融資力度,金蝶國際資產負債率從2021年底的24.43%增至36.86%,同比增長了12.43個百分點,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下降了27.03%和27.37%至1.058和1.046。 記者注意到,金蝶國際近幾年金蝶
          34評論
          舉報
          金蝶國際披露2022財報,資產負債率、虧損額均大幅增加
        • 財經三劍客財經三劍客
          ·08:52

          萬物新生旗下拍機堂被指“坑人堂”,上市近兩年市值縮水83%

          $萬物新生(RERE)$ 安徽產的泰國香米、直播間的苦情戲、還是一臺手機操縱2萬水軍……暴露出的消費問題依舊讓人觸目驚心。但職業打假人王海在接受“深藍財經”采訪時表示,315晚會都是傳統騙局,真正問題更嚴重。 針對直播電商存在的虛假宣傳、制假售假等行為,王海建議拿著交易記錄要求平臺提供相關視頻,如果平臺不給,可以向網信辦、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舉報。如果消費者維權時被商家質疑,這就需要商家自己來證明這個說法,拿不出證據消費者可以對此單獨起訴他。 與直播電商行業的刪直播視頻相比,二手電商平臺可謂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在實際交易環節中,消費者往往處于劣勢。 例如,近日被多家媒體曝光“拍機堂”(萬物新生旗下)涉嫌欺詐消費者。在黑貓投訴(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搜索“拍機堂”顯示,該平臺近30日投訴量158家,累計投訴量5103件。 有網友甚至直言,拍機堂成了“坑人堂”。2月19日,有網友在黑貓平臺發帖反映:“一部屏幕明顯色斑的機器,因為后蓋有膠,我用刀片清了下縫隙膠,被告知質檢不合規。你們睜眼說瞎話的程度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嗎?” 今年3月1日,據齊魯壹點(齊魯晚報官方賬號)報道,李先生在某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其于2023年2月在“拍機堂”APP上購買了一臺二手iPad Pro。從平臺提供的驗機報告中可以看到,這臺iPad Pro除外殼和屏幕有輕微使用痕跡、電池健康度較低外沒有別的問題,用手機市場行話形容就是可以評定為“A級”。也是因為這份完美的驗機報告,李先生一眼相中,快速完成了交易。 收到商品后,李先生發現實機和驗機報告完全不匹配。不僅屏幕右上角有類似重物砸擊留下的很明顯的傷痕外,機器在未充電的情況下一直顯示充電狀態,壓根兒開不了機無法使用。李先生第一時間和拍機堂客服聯系反映了自己遇到的問題,售后
          24評論
          舉報
          萬物新生旗下拍機堂被指“坑人堂”,上市近兩年市值縮水83%
        • 頭豹研究院頭豹研究院
          ·08:49

          沙利文聯合西井科技發布《商用車新能源智能化發展白皮書》

          商用車是在設計和技術特征上用于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汽車。作為我國公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近五年商用車承擔了中國七成以上貨運量,是拉動中國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支柱。目前商用車行業面臨著高污染、TCO敏感度高、招工難和安全事故多發等痛點。傳統商用車的轉型刻不容緩。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聯合西井科技于2023年3月24日正式發布《2023商用車新能源智能化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以商用車市場的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分析了商用車行業目前的市場痛點,并聚焦了智能化、新能源化技術如何幫助傳統商用車突破現狀以及目前智能化、新能源化技術在商用車市場中的應用情況。 1 商用車市場發展現狀 目前商用車各車型銷量與下游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關,隨著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中國貨車銷量明顯高于客車。中國貨車銷量從2019年的364萬輛增長至2021年的447萬輛,其中2020年達到445萬輛,主要原因為國六標準的執行導致換車潮出現。2021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全球經濟受到影響,企業資金壓力較大,因此換車的意愿較為低迷,但相關的需求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逐漸釋放。 近些年客車的需求較為穩定,主要原因是伴隨中國基礎建設逐漸完善,飛機、鐵路等出行方式覆蓋面更廣且出行成本在不斷下降,中國長途客車出行的需求在不斷降低。同時疫情也降低了人們的出行意愿以及企業的支出預算,導致客車市場增長較慢。但市內交通的新能源化正在逐步展開,客車的需求將緩慢增長,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65萬輛。 來源:沙利文分析 2 商用車市場痛點 1)商用車尾氣排放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 目前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球各個國家關注的核心問題。隨著國家對重污染、重排放的行業、區域提出更高的降碳脫碳要求,新能源成為物流行業的必由之路。隨著相關標準的逐漸嚴苛,如何控制商用車的碳排放已經
          434評論
          舉報
          沙利文聯合西井科技發布《商用車新能源智能化發展白皮書》
        • 財經三劍客財經三劍客
          ·08:49

          聯想員工發文爆料,聯想手機全面敗退,楊元慶的夢想破滅了?

          $聯想集團(00992)$ 曾經的聯想手機穩坐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為何如今聯想手機沒了往日的榮光? 或許連柳傳志都不曾想到,曾經的聯想手機是何等的風光,可為何如今聯想手機已幾乎淡出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 媒體爆料,一位認證為聯想員工的人發文稱,聯想自有手機品牌拯救者手機業務全線裁撤,從當年的中華酷聯到現在的電競手機業務,聯想再次砍掉了自有手機業務。該人士透露,后續聯想將僅保留當年29億美金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業務。 那么問題來了,聯想做手機的時候,中國智能手機還處于藍海市場,那時候的聯想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可為何聯想手機就硬生生地沒能做起來?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聯想手機往日的榮光? 談及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很多網友都會想到華為小米OV等國產品牌。 可事實上?當年聯想手機在國內市場火熱的時候,那時候的華為小米OV等國產品牌還沒有成立,或者說還沒做成一定的規模。 早在2002年,聯想就通過收購夏華手機,正式進軍手機市場,那時候還是屬于簡單的功能機時代,用戶的主要訴求除了打電話發短信,甚至連拍照聽音樂的功能都沒完備。 那時候的聯想手機也很爭氣,在面臨三星、索尼、黑莓等國外手機品牌競爭時,聯想手機也沒怎么落下風,甚至還有過幾款爆品手機。 聯想手機為何一敗再敗? 對于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持續的研發,研發才能出新技術,擁有新的技術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這么說吧,華為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產品來。而聯想產品更多是靠國家資金支持,以收購占據市場規模,靠著民族感情的支持。但缺乏高端技術,產品質量也堪憂。 聯想手機前期,由于那時候的市場競爭遠沒有如今的殘酷,聯想憑借和運營商的關系,使得聯想手機能在市場上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 可隨著小米OV等國產品牌的崛起,中國智能手機
          58評論
          舉報
          聯想員工發文爆料,聯想手機全面敗退,楊元慶的夢想破滅了?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3-23 23:02

          京東物流被“拋棄”

          若在天貓和京東平臺售賣同一款產品,兩者的成本投入誰更大? “對于京東,主要就是物流成本,這已經與天貓國際差不多了。”一位電商行業人士表示。而就國內電商市場,京東物流顯然直接推高了商家在京東的運營成本。 而更殘酷的現實是,京東的流量勢能同樣落后于天貓。“在流量投入上,天貓的能效也更大,若只有一筆錢,商家一般也更傾向于投到天貓。”上述人士追述。 劉強東說,京東已經讓消費者覺得越來越貴。于商家而言,在京東經營同樣也很貴。 在自營生態下,京東從物流、倉儲,到流量成本,都逐漸遠離“性價比”。現實面前,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加碼下沉市場,開始與自營“唱反調”。 京東自營電商與京東物流自成一派,電商轉舵持續追求“低價”,這已經隱隱改變了京東物流的發展走向。 過去十多年,物流一直是京東商城的護城河,京東物流也在京東自營電商的澆灌下一路發展壯大。而隨著自營電商天花板的顯現,京東電商與物流互相補血的發展模式也將隨之改變。 兩者的增量均在自營體系之外。 百補之后,申通、極兔等通達系快遞接入京東的消息相繼傳來。劉強東在近日更是直言“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京東物流如同京東一手養大的“兒子”,如今的放手讓其處境略顯尷尬。 電商加速下沉,京東物流“失寵“ 京東物流的模式不同于國內任何一家快遞公司,其出現的那一刻便決定了它將在未來很長一斷時間都只是京東電商業務的附屬。 京東物流完全服務于京東自營電商業務。 幾家電商平臺中,唯有京東商城統一采銷,就近建倉,與品牌深度綁定,鑄造起京東電商的品質護城河;京東物流與之協同,憑借倉儲、末端配送能力不斷深化京東電商“送得快、售后好”的品質標簽。 “自營、品質、家電3C”等標簽都是京東電商的差異化優勢,而電商行業已然走過了以差異化立基本盤的階段,如今行業的主流趨勢是互侵領地走向大眾化。 “下沉”被視為一家電商平臺走
          381評論
          舉報
          京東物流被“拋棄”
        • 零售商業財經零售商業財經
          ·03-23 21:46

          自有品牌是零售商決勝的關鍵

          圍繞效率與體驗,自有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商品選擇,同時也提升了品牌忠誠度。 作者 | 王拓 編輯 | 鶴翔 出品 | 零售商業財經 ID:Retail-Finance 隨著全球貿易環境、中國宏觀經濟發生巨大變化,中國零售業迭代升級,新興業態層出不窮,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被不斷滿足。 “商品與服務”、“變革和創新”始終是零售業孜孜以求的發展方向與目標,面對當下市場中不斷涌現的新消費品牌、新消費場景和新消費渠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躬身入局自有品牌,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對于自有品牌的認知度也顯著提升。 3月22日,第十五屆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上發布的《中國自有品牌發展研究報告(2022至2023)》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對自有品牌“非常了解+有所了解”的占比為90.45%,較2021年上升10.67%。 此外,我國自有品牌開發實現了快速發展,品種增加,單品規模擴大,產品實現了系列化,出現了新渠道與新品類。 毋庸置疑,在比拼“商品力”的當下,自有品牌已然成為零售商成長的超級引擎。至于能否真正理解自有品牌的定位與價值,厘清自有商品與自有品牌的差異,協同好品牌與渠道的關系,對于零售企業構建生態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01  品牌與渠道的雙向奔赴 傳統品牌通常在多種渠道都有投放,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商家們都賣同樣的產品,那么消費者去哪兒都行。這也讓不少零售商開始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及渠道優勢? 在電商尚未滲透進社會方方面面的時候,萌芽期的自有品牌只是零售商自己創立并使用的品牌,其目的在于降低商品成本、控制商品質量、提升顧客忠誠度、制衡部分供應商。 零售商自有品牌開發目的 圖源:自有品牌亞洲展 但在2003年非典過后,中國電商行業進入大爆發期,大眾消費習慣被逐步改變。電商平臺以廠家直連消費者的高效模式將部分商品的價格降了下來,其中,自有品牌商品在
          383
          舉報
          自有品牌是零售商決勝的關鍵
        • 鰲頭財經鰲頭財經
          ·03-23 21:21

          零跑汽車交出2022年成績單,研發投入仍待加強

          日前,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09863.HK)發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零跑汽車實現收益123.85億元,同比增長295.4%;毛利率為-15.4%,較2021年-44.3%的毛利率有較大幅度的改善。 交付量方面,2022年,零跑汽車共計交付車輛11.11萬輛,和2021年相比增加約6.8萬輛,增幅為154.1%。其中,零跑T03仍為主力車型,2022年交付量為6.19萬輛,占公司總交付的比重超55%;另一款純電SUV車型零跑C11,全年交付量為4.44萬輛。 在財報中,零跑汽車認為,其業務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堅持全域自研的戰略方向”,可以持續推出并快速迭代極具性價比的產品,在快速發展的市場上取得成功。 全域自研,通俗地講,就是電動車型從里到外所有的研發設計都是自己完成。這也是零跑汽車一直以來對外宣傳的重點。零跑汽車宣稱,全域自研策略能夠使其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完成產品迭代,其自身更是及除特斯拉之外的第二家具備自研、自產、銷售和服務一體化完整產業鏈閉環的新能源車企。 然而,作為第四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企業,零跑汽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一直落后于“蔚小理”三家企業。天眼查顯示,2022年零跑汽車研發開支為14.11億元,占其總收入的比重約為11.39%。同期,“蔚小理”三家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08.36億元、52.1億元和67.8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1.99%、19.4%和25.1%。可見,在研發投入方面,零跑汽車相較上述造車新勢力企業仍有較大差距。 這也引發外界的擔憂,畢竟如此大的研發投入差距,如何讓零跑汽車與非全域自研且投入更多其他造車新勢力相抗衡,以及如何重回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 零跑汽車發布2022年業績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即3月22日,零跑汽車股價開盤沖高后迅速回落,最終收于30.900港元/股,漲幅為2.83%,總市值為35
          5673
          舉報
          零跑汽車交出2022年成績單,研發投入仍待加強
        • 鰲頭財經鰲頭財經
          ·03-23 21:03

          瀘溪河受資本“裹挾”:大肆擴張忽視環保被罰,食品質量安全堪虞

          網紅糕點“瀘溪河”這次上熱搜,顯得并不光彩。 近日,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瀘溪河因為排放的污水COD檢測超標,被罰17萬元。 從執法部門的檢查情況和瀘溪河食品的陳述可以發現,瀘溪河在明知產能擴大,卻未及時提高污水處理能力,而且是在執法部門查處問題后再進行設備改造,有明知故犯、亡羊補牢之嫌。 此前,瀘溪河還因糕點產品青團違規添加食品添加劑,榴蓮餅菌落總數超標兩度被罰。 瀘溪河于2013年由創始人黃進創立,這位曾對資本高冷的創業者,卻在2023年1月接受了百聯摯高和龍柏資本領投的數億元A輪融資。 而瀘溪河曾提出“早日實現3年500家,5年1000家”的戰略目標。 店面“狂飆”之下,瀘溪河能否守住環保和食品安全“紅線”? 產能提升下忽視環保問題 近日,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瀘溪河食品(南京)有限公司(簡稱“瀘溪河”)因為排放的污水COD檢測超標而遭到處罰。 決定書顯示,瀘溪河位于南京市江寧區藍霞路17號,于2020年7月在現址投入生產。 2022年10月19日,南京市江寧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瀘溪河現場檢查,發現該單位主要從事烘焙食品生產,主要廢水為清洗廢水,經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接入南區污水處理廠。 南京市江寧生態環境局現場對該單位廢水總排口采樣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為778mg/L,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規定的三級排放標準500mg/L。 瀘溪河超標排放廢水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十條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第二項,南京市江寧生態環境局責令該單位改正違法行為,并處罰款17萬元。 瀘溪河陳述申辯稱,污水超標因公司產能增加,污水因子濃度和用水量提高,原污水處理站處理能力不足,目前已簽訂污水處理工程合同,進行污水處理站的改造,已于2022年12月份開始
          3609
          舉報
          瀘溪河受資本“裹挾”:大肆擴張忽視環保被罰,食品質量安全堪虞
        • 老虎基金超市老虎基金超市
          ·03-23 20:03

          近期心選基金(二)

          1. 近期表現回顧 1.1 全球主要大類資產收益 來源:彭博,以上收益均為美元計價收益 數據時間段:2023/2/22-2023/3/15 今年2月底至今,市場受避險情緒影響,黃金與美債表現優異,而股票權益資產則普遍下跌。但是,受到硅谷銀行等風險事件沖擊,美股中的分化現象尤其明顯。一方面,中小銀行權重高達16%的美國小盤羅素2000指數慘遭重創;另一方面,遠離銀行風暴的納斯達克100指數,則因美聯儲轉向預期,加之GPT-4的強勢登場,錄得正收益。 1.2 主要策略收益 下列指數具體標的分別為,宏觀CTA: HFRX宏觀CTA指數;商品趨勢:彭博高盛商品趨勢指數;股票中性:HFRX股票對沖策略指數;全球6040:彭博全球6040指數。 數據來源:彭博 數據時間段:2023/222-2023/3/15 2. 話題一:硅谷銀行引發連鎖反應,金融危機恐慌情緒蔓延 事件描述: 3月8日,美國硅谷銀行(SVB)宣布,出售其210億美元的可銷售證券,計提18億美元的虧損,并同時發行新股和優先股,尋求22.5億美元的融資 3月9日,硅谷銀行(SVB)遭到大量儲戶擠兌,在二級市場上也遭到了恐慌性拋售,單日暴跌60%,一夜之間市值蒸發94億美元; 3月10日,硅谷銀行(SVB)融資失敗,宣布破產;同一天,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硅谷銀行 3月12日,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宣布,原硅谷銀行儲戶的存款不受影響,可以全額全部提取 3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公開發表聲明,“美國人民和美國企業可以放心,他們的銀行存款會在需要的時候出現”。雖然市場上銀行股的信心還未完全恢復,但是硅谷銀行(SVB)這場危機暫時就此穩住。 心選解讀: 硅谷銀行的光速破產,表面上是由于國債投資的浮虧被“自爆”而引發的連鎖反應。但究其根本原因則是,美國部分中小銀行,對期限錯配的風險管理能力和經驗不足以應
          1,4806
          舉報
          近期心選基金(二)
        • 智瑾財經智瑾財經
          ·12:34

          ?與20余家互聯網平臺發放千億聯合貸款,渤海銀行不良率走高

          原標題:與20余家互聯網平臺發放千億聯合貸款,渤海銀行不良率一路走高,風控堪憂 千億聯合貸款巨頭的信貸風險幾何? 去年罰款逾億元,今年一季度超4200萬 3月13日,因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等12項違法違規行為,渤海銀行被央行連開10張罰單,同時被處以警告、罰沒1696萬元,另有9名相關負責人遭警告,共被處罰款43萬元。 渤海銀行的違法行為中,包括時任渤海銀行消費金融事業部高級現場監督及項目評估管理經理助理趙某東,因對該行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定的違法行為負有責任,被處8.2萬元罰款。渤海銀行稱,此次違規行為發生于2020年,目前已完成整改。 今年一季度,渤海銀行已經連續幾次收到監管部門的罰單。2月17日,銀保監會通報稱,渤海銀行因多項貸款違規行為被罰1660萬元。其中,對渤海銀行總行罰款430萬元,對分支機構罰款1230萬元,并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 2月24日,銀保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公開信息表顯示,因13項違法違規事實,渤海銀行被罰款860萬元。 也就是說,一季度尚未結束,渤海銀行被罰款金額已經高達4216萬元。當然,這對渤海銀行來說不算什么。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渤海銀行至少收到9張罰單,合計罰款金額過億元,罰沒金額在全國銀行中排名第三。其中,僅2021年5月銀保監會向渤海銀行開出的一張罰單金額就高達9720萬元。 渤海銀行是一家總部設在天津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近幾年其內控合規問題不斷引起外界關注。例如,2021年10月,多家媒體報道稱,江西濟民可信下屬兩家子公司存入渤海銀行南京分行的28億元存款,遭銀行方莫名質押為第三方提供貸款擔保。隨后,渤海銀行稱,發現異常后已報警。 28億存款“被質押”引發的羅生門事件至今仍未解決。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證券監管部門關注。2021年11月12日,證監會國際部在官網發布一份“境外上市
          0評論
          舉報
          ?與20余家互聯網平臺發放千億聯合貸款,渤海銀行不良率走高
        • 財經前沿觀察財經前沿觀察
          ·12:39

          解析湯臣倍健年報:重營銷、輕研發下,如何走向“科技轉型”?

          湯臣倍健發布2022年財報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股價大跌:截至北京時間2022年3月20日收盤,湯臣倍健股價暴跌9.3%,報收20.00元/股。 情理之中在于財報數據的確并不是很好看,2022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 78.61 億元,同比增長 5.79%,實現歸母凈利潤 13.86 億元,同比下降20.99%,步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地。在年報中《2023年湯臣倍健董事長致股東信》中也被提及“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不過,在去年多方因素影響下,湯臣倍健仍能取得如此成績實屬不易。并且,面對著今年市場的回暖,加上湯臣倍健早在一月份就曾發布過業績預告,二級市場突現“斷崖式”下跌,難免讓人感到意外與“罪不至此”。 這不禁讓人有所疑惑,湯臣倍健當下處境并沒有那么糟糕,為何卻讓不少股民與投資機構失去了“信心”呢? 一、湯臣倍健,“科技轉型”的路走偏了? 無論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湯臣倍健這份財報已經給了我們“最佳答案”。 通讀湯臣倍健的財報,“湯臣倍健、科學營養”這8個字尤為醒目。并且,在梁允超《2023年湯臣倍健董事長致股東信》的“湯臣倍健的核心策略”中,第一項就是關于“科學營養”戰略之下的強科技企業轉型。 在2021年財報的經營計劃中,湯臣倍健就提及過“堅定實施科學營養戰略,以科技實力驅動升級發展。”然而,從湯臣倍健2022年的財報數據來看,其“科學營養”的路可能有些走偏了。 的確,2022年湯臣倍健與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成立“國科大杭高院湯臣倍健精準營養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升級成立“科學營養研究與轉化中心”。并且,發布了全球首個大規模中國人群NAD+與衰老研究、研發出本土菌株LPB27與富糖胺聚糖(GAGs)新型膠原蛋白肽等。 這些能夠撐得起湯臣倍健大單品“藍海”與VDS“星辰大海”的野望嗎?以銀箭財觀來看,恐怕很難。 消費者對于保健
          15評論
          舉報
          解析湯臣倍健年報:重營銷、輕研發下,如何走向“科技轉型”?
        • 鰲頭財經鰲頭財經
          ·11:10

          消費行業能否逐步迎來復蘇?從清潔電器ODM龍頭富佳股份說開去

          記者丨寧曉敏 見習生丨 陳力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時語有云:人生致富靠康波。今年經濟主線一是美聯儲加息周期的終結,二是防疫政策放開后中國經濟重啟。不過根據康德拉季耶夫理論,2023年大概率仍處在經濟復蘇的起點,投資者們仍需按轡徐行。盡管市場上有較多人擔憂疫后經濟的“疤痕效應”,但我們仍可從一些數據中發現經濟企穩的“貝利珠”。 過去一年壓抑的消費需求 充分釋放了嗎? 據奧維云網及久謙咨詢統計的2023年1-2月的家電行業數據分析,清潔電器賽道整體銷售暫時保持穩健。 除掃地機銷售額有所承壓外,洗地機行業在高基數下仍維持較高景氣度。掃地機行業累計銷售額同比下滑19.71%至10.38 億元,1-2 月洗地機行業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25.47%至10.20 億元/37.67。 清潔電器零售端的激烈角逐,讓分析師們著眼產業鏈自下而上的回溯。 有券商研報提到,除品牌企業科沃斯、石頭科技之外,也應對產業鏈中游清潔電器的代工廠商予以關注,其中提及了春光科技(代工客戶為追覓)、富佳股份(603219.SH,代工客戶為米博)等廠商。 3月21日晚間,富佳股份正式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其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同比均獲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資產也同時增厚。 公告顯示,2022年公司錄得營業收入27.44億元,同比增長5.53 %;歸母凈利潤3.47億元,同比增長49.76 %;扣非凈利潤為3.39億元,同比大幅提升87.66個百分點。 筆者注意到,今年較早發布年報的上市公司并不多,富佳股份是其中之一。這份底氣來自于該公司在過往一年力克時艱的努力與業績穩健增長的硬實力。 2022年度,受到歐美通脹、國際局勢、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響,家電市場遭受重挫。 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家電規模整體同比下滑12.30%,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逐漸恢復,前三季度
          2評論
          舉報
          消費行業能否逐步迎來復蘇?從清潔電器ODM龍頭富佳股份說開去
        • 伯虎財經V伯虎財經V
          ·09:49

          谷歌下架,京東“偷家”,拼多多難創“增長神話”|讀財報

            來源 | 伯虎財經(bohuFN) 作者 | 東籬 近日,拼多多發布財報顯示,2022年全年收入1306億元,同比增長 39%;全年凈利潤315.381億元,同比增長306%。 拼多多這業績增速和賺錢能力放在整個電商界也是相當炸裂的。要知道,阿里和京東在2022年的營收增速僅為3.36%和9.94%,而且雖然體量數倍于拼多多,凈利潤卻被拼多多反超,分別為252億元、97億元。 然而,拼多多39%的營收增速也確實創下了2017年以來最低。回顧歷史數據,2021年拼多多營收同比增速為57.92%;2020年為97.37%;2019年更猛129.74%;2018年高峰652.26%。增速可以說是斷崖式走低。 而在增速放緩之外,今年3月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劍指拼多多,海外“親兒子”Temu仍在“大肆揮霍”,拼多多自身還遭谷歌下架,可謂是“新仇舊恨”疊加“內憂外患”。 重壓之下,拼多多還能再創“增長神話”嗎? 01 費用膨脹,增速剎車 拼多多今年業績增速跌得這么慘,肯定是有原因的。從全年財報數據來看,則是“三升一降”——銷售及營銷費用上升、一般及行政費用上升、研發費用上升、商品銷售收入下降。 實際上,拼多多的三大主營業務中,廣告和傭金收入都錄得較大增長,前者實現收入1027.22億元,同比增長42%,占總營收的78%左右;后者同比上漲95%至276.27億元。 唯獨2020年新增的商品銷售業務,也就是拼多多的自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97%,僅有2.09 億元。 伯虎財經了解發現,拼多多邊緣化自營業務可能有兩方面意圖。 一是自營業務使命已成,砍掉它還可以降低庫存提升利潤。要知道,自營業務誕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過去拼多多商家數量不夠且信用較低,拼多多自己開店、賣自營的商品,可以幫助獲取消費者和品牌的信任。 二是拼多多開始發力品牌升級,邀請更多品牌入駐,自己則專心做平臺。所
          5091
          舉報
          谷歌下架,京東“偷家”,拼多多難創“增長神話”|讀財報
        • 財商俠客行財商俠客行
          ·10:10

          傳媒板塊繼續“狂飆”,數字經濟要怎么樣上車?

          電視劇《狂飆》里面有句臺詞最近很火,主角高啟強說: “風浪越大,魚越貴。” 這也是投資的縮影。事實上,早在70年前,“成長股投資之父”菲利普·費雪在解釋成長股投資的時候,就曾經引用過莎士比亞的臺詞,跟這句話很像: “只有經歷狂風巨浪,才能找到財富。” 去年以來的A股市場,無疑就是處于狂風巨浪之中,賽道崩塌,指數大起大落,市場風向凌亂。 但是歐奈爾有句話說, “牛市可以賺到錢,熊市也可以賺到錢”。 我們在梳理數據的時候發現,即便是在如此艱難的市場環境下,還是有一些基金逆風出擊,業績一路“狂飆”,凈值曲線表現非常強勢。 比如,過去半年多的市場當中,招商瑞利A(161729)就是市場中的領跑先鋒。 圖:招商瑞利A凈值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20820~20230317 Wind數據統計顯示,自基金經理陸文凱去年8月20日上任以來,截至2023年3月17日,在滬深300和上證指數下跌的背景下,該基金半年多來已經累計錄得33.25%的回報,在全部2242只同類基金當中排名第一。 招商瑞利是如何在過去半年多的市場中彎道超車的? 陸文凱的突圍究竟是運氣還是實力? 最近咨詢這只熱門基金的小伙伴太多了,干脆一起來挖一挖,陸文凱的突圍憑什么? 01 信創疊加“中特估”,一頓操作猛如虎 先看一下基金經理的背景。 陸文凱并不是什么沒有故事的男同學,在加入招商基金之前,他管理的北信瑞豐產業升級業績就非常好,任職三年多的時間里,錄得了153.79%的回報。 去年8月20日,陸文凱正式接手招商瑞利,當時的市場環境其實非常不好,上證指數在短短兩個月內就跌去了10%,賽道集體熄火,非常考驗基金經理的操作水平。 但是,從招商瑞利2022年的三季報可以看出,陸文凱在上任之后沒有絲毫猶豫,手起刀落,非常果斷地把重倉股全部換了一遍,整個組合的重心移向軟件板塊。 在2022年三季報中,陸文凱
          111評論
          舉報
          傳媒板塊繼續“狂飆”,數字經濟要怎么樣上車?
        • 頭豹研究院頭豹研究院
          ·08:49

          沙利文聯合西井科技發布《商用車新能源智能化發展白皮書》

          商用車是在設計和技術特征上用于運送人員和貨物的汽車。作為我國公路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交通運輸部統計,近五年商用車承擔了中國七成以上貨運量,是拉動中國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支柱。目前商用車行業面臨著高污染、TCO敏感度高、招工難和安全事故多發等痛點。傳統商用車的轉型刻不容緩。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簡稱“沙利文”)聯合西井科技于2023年3月24日正式發布《2023商用車新能源智能化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以商用車市場的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分析了商用車行業目前的市場痛點,并聚焦了智能化、新能源化技術如何幫助傳統商用車突破現狀以及目前智能化、新能源化技術在商用車市場中的應用情況。 1 商用車市場發展現狀 目前商用車各車型銷量與下游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關,隨著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中國貨車銷量明顯高于客車。中國貨車銷量從2019年的364萬輛增長至2021年的447萬輛,其中2020年達到445萬輛,主要原因為國六標準的執行導致換車潮出現。2021年由于疫情等原因,全球經濟受到影響,企業資金壓力較大,因此換車的意愿較為低迷,但相關的需求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逐漸釋放。 近些年客車的需求較為穩定,主要原因是伴隨中國基礎建設逐漸完善,飛機、鐵路等出行方式覆蓋面更廣且出行成本在不斷下降,中國長途客車出行的需求在不斷降低。同時疫情也降低了人們的出行意愿以及企業的支出預算,導致客車市場增長較慢。但市內交通的新能源化正在逐步展開,客車的需求將緩慢增長,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65萬輛。 來源:沙利文分析 2 商用車市場痛點 1)商用車尾氣排放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 目前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球各個國家關注的核心問題。隨著國家對重污染、重排放的行業、區域提出更高的降碳脫碳要求,新能源成為物流行業的必由之路。隨著相關標準的逐漸嚴苛,如何控制商用車的碳排放已經
          434評論
          舉報
          沙利文聯合西井科技發布《商用車新能源智能化發展白皮書》
        • 輝常觀察輝常觀察
          ·09:31

          區塊鏈進入新世代

            文/孟永輝   如果僅僅只是以發幣或者ICO的角度來看待區塊鏈的話,那么,無論如何都是無法把握區塊鏈的真正奧義的。這是以往我們看到的那么多的區塊鏈玩家之所以會折戟沉沙的關鍵所在。當所有的鼓噪逐漸散去,特別是人們對于區塊鏈的認識開始變得深入,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對于區塊鏈的重新認識開始上演。由此,區塊鏈的發展,同樣開始進入到了新世代。   在這樣一個世代里,區塊鏈不再是一個概念和噱頭,不再是一個幌子,而是成為了真正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深度改變的存在。不得不說,這才是區塊鏈真正樣子,這才是區塊鏈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多的洗禮之后依然保持活力的關鍵原因所在。   認識到區塊鏈新世代的特質,并且找到符合這樣一種特質的正確的方式和方法,或許才能跳出以往以發幣或者ICO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真正將區塊鏈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否則的話,區塊鏈依然還僅僅只是一個虛假的概念,依然還僅僅一座空中樓閣,始終都無法找到回歸現實的土壤和養料。   區塊鏈的新角色   如果我們要尋找區塊鏈的新世代的特質的話,它的新角色,無疑是最不可錯過的那一個。在這樣一個全新的角色之下,區塊鏈不再是簡單意義上的獨立的個體,它發揮能量的方式和方法不再是依靠建構屬于自身的獨立王國來實現的。如果對區塊鏈的新角色進行總結的話,它更像是一個基礎設施,它隱沒于不同的行業和場景之中,卻又無時無刻不讓人們感受到它的存在。   這才是真正適合區塊鏈的正確的角色。原因在于,區塊鏈有且只有建立起與上層行業之間的聯系,區塊鏈只有回歸基礎,才能將它的功能和作用發揮到最大。否則的話,區塊鏈的發展始終都是一個不接地氣的存在,始終都是一個有始無終的存在。   當區塊鏈開始以新型基礎設施的角色來定義自身,它的關注點將不再是建構獨立于現實行業和場景的獨立王國,而是更多地
          55評論
          舉報
          區塊鏈進入新世代
        • 財經三劍客財經三劍客
          ·08:52

          萬物新生旗下拍機堂被指“坑人堂”,上市近兩年市值縮水83%

          $萬物新生(RERE)$ 安徽產的泰國香米、直播間的苦情戲、還是一臺手機操縱2萬水軍……暴露出的消費問題依舊讓人觸目驚心。但職業打假人王海在接受“深藍財經”采訪時表示,315晚會都是傳統騙局,真正問題更嚴重。 針對直播電商存在的虛假宣傳、制假售假等行為,王海建議拿著交易記錄要求平臺提供相關視頻,如果平臺不給,可以向網信辦、市場監管局等部門舉報。如果消費者維權時被商家質疑,這就需要商家自己來證明這個說法,拿不出證據消費者可以對此單獨起訴他。 與直播電商行業的刪直播視頻相比,二手電商平臺可謂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在實際交易環節中,消費者往往處于劣勢。 例如,近日被多家媒體曝光“拍機堂”(萬物新生旗下)涉嫌欺詐消費者。在黑貓投訴(新浪旗下消費者服務平臺)搜索“拍機堂”顯示,該平臺近30日投訴量158家,累計投訴量5103件。 有網友甚至直言,拍機堂成了“坑人堂”。2月19日,有網友在黑貓平臺發帖反映:“一部屏幕明顯色斑的機器,因為后蓋有膠,我用刀片清了下縫隙膠,被告知質檢不合規。你們睜眼說瞎話的程度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嗎?” 今年3月1日,據齊魯壹點(齊魯晚報官方賬號)報道,李先生在某社交平臺發布視頻稱,其于2023年2月在“拍機堂”APP上購買了一臺二手iPad Pro。從平臺提供的驗機報告中可以看到,這臺iPad Pro除外殼和屏幕有輕微使用痕跡、電池健康度較低外沒有別的問題,用手機市場行話形容就是可以評定為“A級”。也是因為這份完美的驗機報告,李先生一眼相中,快速完成了交易。 收到商品后,李先生發現實機和驗機報告完全不匹配。不僅屏幕右上角有類似重物砸擊留下的很明顯的傷痕外,機器在未充電的情況下一直顯示充電狀態,壓根兒開不了機無法使用。李先生第一時間和拍機堂客服聯系反映了自己遇到的問題,售后
          24評論
          舉報
          萬物新生旗下拍機堂被指“坑人堂”,上市近兩年市值縮水83%
        • 鰲頭財經鰲頭財經
          ·10:46

          100英寸千級分區震撼影音,海信電視E8K開啟百吋巨幕新時代

          100英寸的電視到底有多大?以觀看距離3米舉例,相當于坐在了大劇院5-6排中間的VIP黃金座位,影音表現都更具觀賞性。3月23日,2023年海信“放大生活的美好”發布會上正式發布電視E8系列新品,行業首款千級分區百吋MiniLED電視E8K,重新定義巨幕影音新標桿。 除了尺寸升級外,全新E8K音畫及智能體驗也全面躍升。分區數量和控光能力,是決定好畫質的核心。100E8K通過6480個高光效MiniLED芯片的組合,形成1620個精細的控光分區,成為目前同價位行業唯一1600級分區的100吋MiniLED巨幕產品。海信自研信芯X畫質芯片配合全新的1+N分布式驅動架構,協同1600多個背光分區,實現光源的精準調度充分還原影像細節。 作為海信ULED X參考級影像的旗艦新品,E8K針對用戶觀看時環境光干擾的問題,帶來全新環境光感智能技術,可實時感知環境光的亮度和色溫變化,實現16bits感控環境光,無論環境光、場景、內容如何變化,都能將HDR電影、游戲原片質感進行無損還原,令畫面中的光色更加精準。亮度和色彩上,100E8K還實現了XDR1600nits穩定峰值亮度和95%的真DCI-P3色域有效覆蓋,帶來超越HDR的更清晰通透的影像表現。 針對傳統超大屏電視難以實現真正的環繞效果的痛點,海信E8K設計了雙側發聲環繞音響系統,使聲場寬度拓展至普通電視的兩倍,不僅做到了高音清晰明亮、低音深沉厚重,還配合 Hi-Sound pro天籟引擎,讓用戶在不同房間環境,不同的音源內容也能體驗到如同實驗室環境下的至真至醇。 如果你是游戲玩家,E8K也是不可錯過的大屏游戲神機。E8K是目前行業首款搭載4K 144Hz原生屏的100寸電視 ,配備2個滿血HDMI2.1,還帶來全新的游戲妙控臺和游戲增強技術,可實現標準、FPS、RPG、RTS、Sports等多種游戲類型的識別和模式自動切換,游戲體驗
          23312
          舉報
          100英寸千級分區震撼影音,海信電視E8K開啟百吋巨幕新時代
        • 新能源聰明錢新能源聰明錢
          ·46分鐘前

          【新能源賽道監測】北上持續低PE買入,產業大周期邏輯消失?

          總結: 三安光電:公司之前突然暴雷后,股價能夠維持住的原因應該就是機構預期23年、24年業績會以加快的速度增長,不過即便如此整體PE估值也依然偏高,和上一輪周期中的估值相比,目前三安的估值處在正常范圍,沒有吸引力。 揚杰科技:作為半導體、芯片類公司,揚杰科技在技術方面跟龍頭相比有差距,其中低端市場取代的邏輯看起來不錯,但從機構角度來看成長性偏低,目前我們更多是看北上對其的態度。 容百科技:作為龍頭公司,容百的成長性和估值毋庸置疑,容百的估值中,上市給出的估值要比現在高很多,因此我們認為容百目前處于低估狀態。 云鋁股份:作為“聰明錢”最青睞的公司,這段時間來外資一直在不斷的買入,所以我們對其的估值方式也進行了調整,以本周期的最低估值來進行參考,那么目前的估值可能是偏高的,當然也不排除北上“聰明錢”有了新的買入邏輯,例如鋁產業從大周期變成了一個更穩定的生意,因此后續如果北上聰明錢資金停止流入,開始流出,那么可能是一個轉折點。(需要關注云南的水電發電情況) 華陽集團:HUD取代儀表盤是大趨勢,公司在23、24年的成長性沒有問題。 $云鋁股份(000807)$ $華陽集團(002906)$ $三安光電(600703)$
          1評論
          舉報
          【新能源賽道監測】北上持續低PE買入,產業大周期邏輯消失?
        • 零售商業財經零售商業財經
          ·03-23 21:46

          自有品牌是零售商決勝的關鍵

          圍繞效率與體驗,自有品牌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具性價比的商品選擇,同時也提升了品牌忠誠度。 作者 | 王拓 編輯 | 鶴翔 出品 | 零售商業財經 ID:Retail-Finance 隨著全球貿易環境、中國宏觀經濟發生巨大變化,中國零售業迭代升級,新興業態層出不窮,消費者多元化需求被不斷滿足。 “商品與服務”、“變革和創新”始終是零售業孜孜以求的發展方向與目標,面對當下市場中不斷涌現的新消費品牌、新消費場景和新消費渠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躬身入局自有品牌,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對于自有品牌的認知度也顯著提升。 3月22日,第十五屆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上發布的《中國自有品牌發展研究報告(2022至2023)》顯示,2022年中國消費者對自有品牌“非常了解+有所了解”的占比為90.45%,較2021年上升10.67%。 此外,我國自有品牌開發實現了快速發展,品種增加,單品規模擴大,產品實現了系列化,出現了新渠道與新品類。 毋庸置疑,在比拼“商品力”的當下,自有品牌已然成為零售商成長的超級引擎。至于能否真正理解自有品牌的定位與價值,厘清自有商品與自有品牌的差異,協同好品牌與渠道的關系,對于零售企業構建生態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01  品牌與渠道的雙向奔赴 傳統品牌通常在多種渠道都有投放,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商家們都賣同樣的產品,那么消費者去哪兒都行。這也讓不少零售商開始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及渠道優勢? 在電商尚未滲透進社會方方面面的時候,萌芽期的自有品牌只是零售商自己創立并使用的品牌,其目的在于降低商品成本、控制商品質量、提升顧客忠誠度、制衡部分供應商。 零售商自有品牌開發目的 圖源:自有品牌亞洲展 但在2003年非典過后,中國電商行業進入大爆發期,大眾消費習慣被逐步改變。電商平臺以廠家直連消費者的高效模式將部分商品的價格降了下來,其中,自有品牌商品在
          383
          舉報
          自有品牌是零售商決勝的關鍵
        • 光子星球光子星球
          ·03-23 23:02

          京東物流被“拋棄”

          若在天貓和京東平臺售賣同一款產品,兩者的成本投入誰更大? “對于京東,主要就是物流成本,這已經與天貓國際差不多了。”一位電商行業人士表示。而就國內電商市場,京東物流顯然直接推高了商家在京東的運營成本。 而更殘酷的現實是,京東的流量勢能同樣落后于天貓。“在流量投入上,天貓的能效也更大,若只有一筆錢,商家一般也更傾向于投到天貓。”上述人士追述。 劉強東說,京東已經讓消費者覺得越來越貴。于商家而言,在京東經營同樣也很貴。 在自營生態下,京東從物流、倉儲,到流量成本,都逐漸遠離“性價比”。現實面前,京東上線“百億補貼”加碼下沉市場,開始與自營“唱反調”。 京東自營電商與京東物流自成一派,電商轉舵持續追求“低價”,這已經隱隱改變了京東物流的發展走向。 過去十多年,物流一直是京東商城的護城河,京東物流也在京東自營電商的澆灌下一路發展壯大。而隨著自營電商天花板的顯現,京東電商與物流互相補血的發展模式也將隨之改變。 兩者的增量均在自營體系之外。 百補之后,申通、極兔等通達系快遞接入京東的消息相繼傳來。劉強東在近日更是直言“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京東物流如同京東一手養大的“兒子”,如今的放手讓其處境略顯尷尬。 電商加速下沉,京東物流“失寵“ 京東物流的模式不同于國內任何一家快遞公司,其出現的那一刻便決定了它將在未來很長一斷時間都只是京東電商業務的附屬。 京東物流完全服務于京東自營電商業務。 幾家電商平臺中,唯有京東商城統一采銷,就近建倉,與品牌深度綁定,鑄造起京東電商的品質護城河;京東物流與之協同,憑借倉儲、末端配送能力不斷深化京東電商“送得快、售后好”的品質標簽。 “自營、品質、家電3C”等標簽都是京東電商的差異化優勢,而電商行業已然走過了以差異化立基本盤的階段,如今行業的主流趨勢是互侵領地走向大眾化。 “下沉”被視為一家電商平臺走
          381評論
          舉報
          京東物流被“拋棄”
        • 財媽價值輪回記財媽價值輪回記
          ·12:27
          2023胡潤富豪榜最新出爐,全球首富換人了 全球首富換人了, 胡潤表示,“在ChatGPT和電動汽車革命的時代,世界首富是賣奢侈品的,這似乎有點矛盾。盡管生活成本危機帶來種種不確定性,LV、愛馬仕、古馳、香奈兒、卡地亞、百達翡麗的掌門人們還是經歷創紀錄的一年,歐美和日本的銷售額飆升,大批美國消費者利用美元匯率優勢前往英國和歐洲購物。” 同時,“中國是世界上已知十億美金企業家最多的國家,比美國多40%。2016年,中國的世界級企業家人數首次超過了美國。” 整體來看,“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變動劇烈,去年有445人落選,是歷年來落榜人數最多的一次。全球富豪榜中國雖然減少了164位,仍以969位十億美金企業家領跑全球;美國第二,有691位,減少25位。中國和美國擁有全球53%的十億美金企業家。 這些富豪榜單對投資者的意義就是頂級富豪背后的企業都值得研究,從中能挖到不少長牛股。 比如LV, $特斯拉(TSLA.US)$ ,愛瑪仕, $亞馬遜(AMZN.US)$ , $伯克希爾-A(BRK.A.US)$ , $微軟(MSFT.US)$ , $甲骨文(ORCL.US)$ 等 國內的: $農夫山泉(09633.HK)$ $萬泰生物(603392.SH)$ , $騰訊控股(00700.HK)$ ,字節跳動, $寧德時代(300750.SZ)$ , $拼多多(PDD.US)$ ,長江實業, $網易-S(09999.HK)$ , $美的集團(000333.SZ)$ , $阿里巴巴-SW(09988.HK)$ , $牧原股份(002714.SZ)$ 
          66評論
          舉報
        • 市界市界
          ·03-23 19:49

          最難的一年,騰訊做了什么?

          最近一年多,讓馬化騰感到“輕松”的時刻不多。互聯網的轉型與調整行至深水區,而他作為公司的領頭人,清晰地感受到了來自內外部的壓力,也深知調整的必要性。剛剛過去的2022年,騰訊在上半年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了“凈利負增長”的情況。 2022年底召開的騰訊全員大會上,馬化騰罕見地發表了犀利的演講,主題直指“降本增效”。有內部員工告訴「市界」,變化其實從2022年初便開始了,從總辦向下到各個事業群的負責人,再到普通員工,“許多被提及的業務調整非常迅速”。 市場都在等待騰訊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單。 3月22日晚間,騰訊發布2022年全年財報和四季報,這份成績單顯示——騰訊的業績發生了明顯的回暖信號,且有許多新趨勢已經在發生。在這次財報發布后的訪問環節,馬化騰更進一步闡述了“降本增效”背后的思考,他表示,騰訊會把降本增效作為一個長期習慣堅持下去,但他也進一步闡述,“在核心業務方面,我們希望管理團隊和技術都更加聚焦,而不是分散兵力,面面俱到,想什么都做,這是非常難的”。 據「市界」了解,接下來,騰訊依舊會“減脂增肌”,把更多的人員和力量資源投入到未來有新的發展趨勢、有效的賽道,而不是在紅海賽道內進行一些重復性的消耗戰。游戲行業的變化,事關騰訊命門。對于是時候開拓全球化市場的當下,游戲也是最好的出口。 騰訊必須要翻越這座山。 騰訊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點 經過一年的降本增效和主線聚焦,騰訊急匆匆交了一份答卷。 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騰訊營收為1449.54億元,同比增長1%;凈利潤(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297.11億元,同比增長19%,不僅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同比增長,也是自2021年第三季度以來,首次重回兩位數增幅。 這與上年同期騰訊凈利潤處于較低點位不無關聯。彼時,騰訊剛剛掉入近十年來凈利潤首次虧損的泥潭,并持續處于下行通道。2021年第四季度,其凈利潤同比下
          265評論
          舉報
          最難的一年,騰訊做了什么?
        • 智瑾財經智瑾財經
          ·09:45

          當金融信創的喜帖要搬家,百融云能得名滿甲天下?

          當國產操作系統標桿股遭遇嫡系派搶單而撤步退守,資金卻在國字號集成商沖擊股價歷史新高時送往迎來;類國企霸主進軍國產ERP,讓原本的龍頭伙伴怒砸跌停。交易層面上,板塊指數在上漲后期不能用更陡斜率覆蓋融資盤成本,本質是信創產業化趨勢形成后,G端隊伍搶跑式占山為王。 作為數字經濟要素定價權爭奪戰的排頭兵,信創所承載的不僅是投融資拉扯,更是延續中國經濟改革的得失。但當G端信創依然面臨“以資產界定權利前未完成等級買斷補償”的陷阱,資金也大概率會選擇要素合約定價已實現的B端信創。 面對全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最原始的起點除了提高投資回報率,便是銀行業在經濟復蘇早期增加信貸投放。而國有大行作為標桿,在促進普惠金融長效機制形成的同時,也需要在數智化升級中提升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匹配能力,最終實現銀行業資產端增長與成本端下降。 但國有大行需要補充用戶畫像,有效識別欺詐/共債風險,提高貸款自動審批率及業務規模,也要面對同業競爭。對于需要重點運維的金融業信息,FICO等外資系統存在替換的剛需。在此情況下,國有大行便尋求本土金融信創廠商百融云-W(6608.HK)進行合作,而B端的金融信創也是往往被資本市場忽略的價值所在。 根據資料顯示,針對國有大行客戶的需求,百融云首先與其信用卡部合作,幫助完善完整的用戶畫像,提升自動審批率,進而擴大業務規模;后續與其普惠金融部、汽車金融部合作,助力提升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的審批效率。 之所以B端國產信創在資本市場留下“能用”但“不好用”的印象,主要因為產品沒有配套的應用規則與策略規劃,而百融云是金融信創里為數不多的齊備廠商。通過建立集規則引擎、產品管理、統計中心、模型優化、名單管理、系統管理于一體的決策引擎系統,為銀行提高自動貸款審批率,節省人工成本。此外,百融云也與國有大行聯合建模,最終輸出定制化評分,定制評分產品得查率100%。這大概率會為資本市場增強國產
          10評論
          舉報
          當金融信創的喜帖要搬家,百融云能得名滿甲天下?
        • 瞪羚侃新股瞪羚侃新股
          ·03-23 18:45

          核藥龍頭崛起:商業化出現全面爆發苗頭,創新布局成果顯現

          3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遠大醫藥(0512.HK)公布了2022年度業績:公司全年實現收入95.62億港元,剔除匯率影響同比增長15.1%;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約21.37億港元(剔除Telix投資公允價值變動和出售影響),剔除匯率影響同比增長15.4%。 2022年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遠大醫藥營收利潤雙15%增長的強勁業績表現,獲得了市場的一泛肯定,截止到今日收盤,股價大漲近5%。 另一方面,年內公司還繼續加大了產品研發投入,全年研發及產品投入總計約24.5億港元。此外,遠大醫藥亦決定對股東派發每股14港仙的股息,合計約4.97億港元,公司已連續分紅5年。 歷經多年深耕和迭代,遠大醫藥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核藥抗腫瘤診療及心腦血管精準介入診療科技”、“制藥科技”及“生物科技”三大核心業務板塊展開;在過去一年里,三大核心板塊取得多項重要進展,如易甘泰?釔[90Y]在國內獲批上市(核藥板塊)、預充式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Jext?獲得進口港澳藥品批件(制藥科技領域)、收購湖北八峰擴充氨基酸品種(生物科技領域)等。 遠大醫藥核心業務板塊當中,當屬核藥板塊市場關注度最高,不僅進展事件豐富,并且市場競爭格局優良、公司布局處于第一梯隊。 01 喜訊不斷,當之無愧的核藥龍頭 遠大醫藥在核藥領域有極深的布局和謀慮,價值隨著時間慢慢兌現。 2022年5月,隨著遠大醫藥重磅產品釔[90Y]微球注射液易甘泰?在國內獲得上市批準,公司核藥板塊迎來商業化時代。 易甘泰?的獲批,對國內肝癌患者同樣意義重大。目前,易甘泰?是全球唯一一款用于結直腸癌肝轉移選擇性內放射治療(SIRT)的產品,已在全球超過50個國家獲批,意味著我國肝臟惡性腫瘤領域迎來了全新國際化精準介入治療方案。 基于大量未滿足需求和過硬的產品療效,易甘泰?在國內的大賣幾乎是必然的。 以結直腸癌肝轉移適應癥為例,往往15%-25%結直腸癌患者在確診
          44評論
          舉報
          核藥龍頭崛起:商業化出現全面爆發苗頭,創新布局成果顯現
        • IPO向善財經IPO向善財經
          ·03-23 18:29

          從舍得酒業2022年財報:看白酒賽道的復蘇邏輯

          $舍得酒業(600702)$ 文:向善財經 作者:劉能 日前,舍得酒業發布了2022年財報。報告顯示,2022年舍得實現營業收入60.56億元,同比增長21.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85億元,同比增長35.31%。總體實現了營利雙增的好成績。 天眼查APP顯示:舍得酒業是“中國名酒”企業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1996年,公司成為白酒行業第三家上市公司;2009年,成為第三家榮獲“全國質量獎”的白酒企業。公司擁有兩個馳名中外的白酒品牌,“沱牌”和“舍得”。 圖片 作為白酒業的首份年報,舍得酒業無疑為A股白酒市場開了個好頭。 圖片 但是考慮到2022年遇冷的市場大環境和此前市場對于舍得白酒庫存等一系列的增長質疑,舍得酒業的這份業績含金量到底如何?又是否能穩定住郭廣昌和復星系的長期投資信心? 這些都值得我們去一探究竟。 //營收利潤雙增,沖擊千億市值有望? 營收利潤雙增,是舍得酒業這份財報的一個基調。 結合去年的市場環境來看,舍得從2021年的近50億營收,增長到60多億,增長情況其實挺不錯,如果把時間拉長,增長的動能就更能顯現出來,要知道,4年之前,舍得營收僅有26億元。 圖片 與營收同步增長的是利潤,22年公司營業利潤22.36億元,比去年增長了5.6億元。營收增長10億利潤增厚6億,這樣的吸金能力,足以體現出白酒行業的價值。 看白酒,首先要看營收規模。營收規模會不會有大的增長,是白酒企業成長價值能否釋放的一個重要因素。 白酒行業的市值與營收規模呈正相關關系,與舍得市值差不多的今世緣,營收也基本與舍得持平,而營收兩倍于舍得的古井貢酒,營收也超過120億,為舍得的兩倍。 對比體量差不多的幾家白酒企業營收同比增速來看。舍得營收同比增長約22%,體量小于舍得的迎駕貢酒營收同步增長
          66評論
          舉報
          從舍得酒業2022年財報:看白酒賽道的復蘇邏輯
        • 新摘商業評論新摘商業評論
          ·03-23 16:52

          護膚品拯救逸仙電商?

            核心業務下滑超過新業務增速,逸仙電商仍未走到盈利拐點。 作者/天語 出品/新摘商業評論   經歷了一年的轉型和蛻變,逸仙電商終于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造血能力,2022年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首次實現了凈利潤3470萬元,2021年同期為凈虧損3.3 51億元。  但整體營收依然處于下滑之勢,賬面盈利及虧 損持續縮窄,歸功于護膚品業務的大幅上漲以及在營銷費用上的不斷壓縮。曾經靠著燒錢營銷出圈的逸仙電商,如今也學會了省錢,靠著“降脂增肌”和第二增長曲線護膚品業務拉動下,虧損大幅收窄,但仍未成功翻身。  財報發布當天,逸仙電商股價下跌8%,截至2022年3月20日,其股價為1.51美元/股,從近一年多的走勢來看,逸仙電商股價一直徘徊在1億美元/股上下,還曾因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跌破1美元/股,收到了退市預警。  顯然,股價依舊低迷,逸仙電商的增長拐點仍未到來。  一、逸仙電商學會省錢了  踩著小紅書流量紅利之上,逸仙電商自成立以來一路狂奔,僅用了四年時間就登上了納斯達克市場,一舉奪得了“國貨美妝第一股”的稱號,巔峰時期市值達到了160億美元。  而進入2021年后,隨著國貨彩妝熱和小紅書紅利期褪去,逸仙電商的彩妝明星單品開始斷崖式跌落神壇。標志性事件是在2021年618購物街期間,連續多年霸榜天貓618彩妝品牌銷量榜的完美日記,跌落寶座,在隨后的雙十一期間,銷量亦是跌出了前三。  2021年底,在觀望到國貨美妝賽道的頹勢之后,逸仙電商毅然決定轉型,從美妝業務擴展至護膚品業務,并將其視為“二次創業”。  經過一年的摸爬滾打,逸仙電商交上了一份還不錯的答卷,全年虧損大幅縮窄。2022年逸仙電商營業收入37.06億元,同比下滑36.54%;虧損8.15億元,同比縮窄47.08%;
          71評論
          舉報
          護膚品拯救逸仙電商?
        • 新能源投資參考新能源投資參考
          ·12:13

          海通證券:鋰礦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

          海通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2023年2月,鋰鹽價格呈現加速下跌態勢,且價格下跌的情況向上游礦價傳導。在鋰價下跌,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車企將有一定的降價空間,進而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在鋰價企穩后,產業鏈也將在需求增長的預期下恢復正常原材料庫存水平。考慮到鋰礦價格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擁有較高自有礦供給比例的鋰行業公司的高盈利能力將更為持久。 ▍海通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鋰業資本開支不斷,環保檢查持續發酵。2023年2月,鋰鹽價格呈現加速下跌態勢,且價格下跌的情況向上游礦價傳導。另一方面,江西鋰礦開發的不合規現象引起了政府部門關注。 在需求方面,2月動力電池產量和終端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現起色,據Wind,2023年2月磷酸鐵鋰產量為26.81GWh,環比增長46.3%;三元動力電池產量14.55GWh,環比增長48.3%。2023年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51.70萬輛,同比增長47%,環比增長29%。 在鋰價下跌,動力電池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車企將有一定的降價空間,進而刺激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 該行認為,在鋰價企穩后,產業鏈也將在需求增長的預期下恢復正常原材料庫存水平。考慮到鋰礦價格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擁有較高自有礦供給比例的鋰行業公司的高盈利能力將更為持久。 風險提示 鋰價下跌風險,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長低于預期。 $天齊鋰業(09696)$ $比亞迪股份(01211)$ $寧德時代(300750)$
          21評論
          舉報
          海通證券:鋰礦相對于鋰鹽價格更為堅挺
        • 財經三劍客財經三劍客
          ·08:49

          聯想員工發文爆料,聯想手機全面敗退,楊元慶的夢想破滅了?

          $聯想集團(00992)$ 曾經的聯想手機穩坐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為何如今聯想手機沒了往日的榮光? 或許連柳傳志都不曾想到,曾經的聯想手機是何等的風光,可為何如今聯想手機已幾乎淡出了中國智能手機市場? 媒體爆料,一位認證為聯想員工的人發文稱,聯想自有手機品牌拯救者手機業務全線裁撤,從當年的中華酷聯到現在的電競手機業務,聯想再次砍掉了自有手機業務。該人士透露,后續聯想將僅保留當年29億美金收購的摩托羅拉移動業務。 那么問題來了,聯想做手機的時候,中國智能手機還處于藍海市場,那時候的聯想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可為何聯想手機就硬生生地沒能做起來?我們不妨來簡單地分析一下! 聯想手機往日的榮光? 談及現在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很多網友都會想到華為小米OV等國產品牌。 可事實上?當年聯想手機在國內市場火熱的時候,那時候的華為小米OV等國產品牌還沒有成立,或者說還沒做成一定的規模。 早在2002年,聯想就通過收購夏華手機,正式進軍手機市場,那時候還是屬于簡單的功能機時代,用戶的主要訴求除了打電話發短信,甚至連拍照聽音樂的功能都沒完備。 那時候的聯想手機也很爭氣,在面臨三星、索尼、黑莓等國外手機品牌競爭時,聯想手機也沒怎么落下風,甚至還有過幾款爆品手機。 聯想手機為何一敗再敗? 對于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持續的研發,研發才能出新技術,擁有新的技術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這么說吧,華為能做出世界一流的產品來。而聯想產品更多是靠國家資金支持,以收購占據市場規模,靠著民族感情的支持。但缺乏高端技術,產品質量也堪憂。 聯想手機前期,由于那時候的市場競爭遠沒有如今的殘酷,聯想憑借和運營商的關系,使得聯想手機能在市場上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 可隨著小米OV等國產品牌的崛起,中國智能手機
          58評論
          舉報
          聯想員工發文爆料,聯想手機全面敗退,楊元慶的夢想破滅了?
      欧美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