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 id="uo8fq"></dd>
    1. <nav id="uo8fq"></nav>
      <wbr id="uo8fq"><legend id="uo8fq"></legend></wbr>

      價值投資為王

      毛票都是垃圾,價投才是王道!公眾號:價投王子

      IP屬地:北京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23 16:14

          三大運營商炒作進入尾聲?

          昨日盤后,中國電信發布2022年報,順便公布了分紅計劃: 公司綜合考慮現金流,以及股東現金回報要求等實際情況,建議以2022年末總股本915.07億股為基數,每股派發末期股息人民幣0.076元(含稅),合計人民幣69.55億元。加上2022年中期已派發股息每股人民幣0.120元(含稅),2022年全年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196元(含稅),合計人民幣179.35億元,占2022年度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的比例為65%。 按照今日A股的收盤價計算,中國電信目前的股息率僅2.8%,放眼A股,這樣的水平并不具備優勢。 而2022年中國電信的凈利潤為276億,同比增長6.3%: 從營收來看,2022 年,公司營業收入為人民幣 4,750 億元,同比增長 9.4%,其中服務收入為人民幣 4,349億元,同比增長 8.0%,剔除 2021 年出售附屬公司的收入影響后,同比增幅達到 8.1%,連續十年保持增長! 根據彭博上分析師的一致預期,電信2023年的營收增速約11.48%,略高于2022年9.4%的增速。 總的來說,中國電信的業績穩定性有望延續,但估值方面,經過大漲之后,市盈率高達22.85PE,創A股上市以來新高。 拿港股中國電信為例,目前的市盈率為12倍,接近近10年來的估值中樞:   在此前復盤三大運營商暴漲原因時,我總結為三因素共振: 一是業績穩定,甚至有所加速,如中國電信最近2年的營收增速回升至近10余年來的高位: 二是股息率高,尤其是中國電信登陸A股之后,管理層承諾每年的分紅比例提升至70%左右,最低點時對應的股息率高達5.7%。 三是估值低,低點時對應的市盈率僅11.7倍,處于10年來的最低點。 然而,經過大漲之后,三因素吸引力皆明顯下滑,除了業績繼續保持穩定外,估值不再低廉、股息率亦喪失優勢。 這樣的情況同樣發生在中國聯通身上。 2023年3月8日盤后,
          1,3126
          舉報
          三大運營商炒作進入尾聲?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22 19:12

          騰訊音樂2022:只剩下瘋狂割用戶一條路!

          昨日,騰訊音樂發布了2022年四季報和全年業績,今日港股股價大跌7.3%。 接下來用幾張圖解釋下這份財報質量如何? 先看營收,Q4為74.25億,同比下滑2.4%,下滑幅度較之前幾個季度有所收斂:   雖然營收在下滑,但凈利潤增速爆表,Q4凈利潤高達12億,較2021年同期暴增108%。 這種套路在多支中概股中上演,比如百度、阿里巴巴去年四季度基本全是營收增速緩慢,但在降本增效之下實現凈利潤暴增。 這種成長乏力、利潤暴增的把戲在資本市場并不受待見,說到底,市場習慣了用成長股的眼光看待互聯網股票,如今突然間喪失成長性,資本只能用腳投票。 看完以下幾張圖更令人窒息。 首先是騰訊音樂用戶數,其中在線音樂月活用戶數為5.67億,同比下滑7.8%;社交娛樂月活用戶數1.46億,同比下滑16.6%,從用戶月活趨勢來看,騰訊音樂用戶數見頂:   人就這么些,騰訊音樂要想提高收入,就只能讓更多的用戶付費,去年四季度,在線音樂的付費比例由2021年四季度的12.4%提高至15.6%,創歷史新高! 而社交娛樂付費比例多年持續在5%左右,始終無法再提高! 付費比例雖然上去了,但單用戶消費金額陷入停滯,如在線音樂單用戶收入為8.9元,較2021年四季度提升4毛錢,但持續多年維持在9元左右,繼續提升的難度頗大: 社交娛樂單用戶收入雖然比較高,也沒有明顯下滑,但付費用戶數逐漸減少,該項收入也日薄西山:   未來,騰訊音樂只能依賴在線音樂的收入,而在線音樂收入又需要瘋狂收割用戶,只有更多白嫖用戶開始成為會員,騰訊音樂才有未來! 當成長股開始講利潤的時候,就是鬼故事開始的時候! $騰訊音樂(TME)$ $騰訊音樂-S
          2,6459
          舉報
          騰訊音樂2022:只剩下瘋狂割用戶一條路!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22 14:57

          零跑2022年報:危險!危險!危險!

          昨日盤后,零跑汽車發布2022年業績公告,今日股價一度漲超5%。 零跑在2022年9月底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股價暴跌34%,隨后短短數日,股價從48元發行價跌至最低17.5港幣,上演人間悲劇! 零跑崩盤式的走勢與汽車銷量低迷息息相關,在上市的9月,零跑月度交付量為11039輛,環比8月下滑11.9%:   四季度之后,零跑的交付量繼續崩盤,并在今年1月跌至創記錄的低點。 在2022年業績公告中,零跑將交付量的下滑歸結于車型迭代。 截止2022年底,零跑旗下共有3款車型上市,其中T03在2022年交付61919輛,同比增長58.2%;C11交付44371輛,同比增長1019.1%;2022年9月開始交付的C01交付量為4815輛。 銷量最高的T03售價在5.99-8.99萬,C11是純電SUV車型,售價15.98萬元-19.98萬元;C01是中大型轎車,售價19.38-28.68萬元。 從常識來看,車價越低,銷量一般越高,但零跑三款車型加起來,月銷也無法過萬,顯然,零跑和小鵬一樣,缺乏爆款車型的支撐。 因此,雖然零跑2022年營收高達123.85億,同比暴增295%,但依然無法掩蓋頹勢。 從盈利能力上看,零跑更是虧錢換銷量,2022全年虧損51億,較2021年增長79%。 毛利率上,零跑2022年毛利率為-15.4%,遠低于蔚小理:   雖然盈利能力如此不堪,但對比2021年-44.3%的毛利率還是有巨大的進步,而且按照管理層的解釋,在去除向渠道合作伙伴支付返利影響后,零跑2022年下半年的毛利率是正的! 但是,受原材料鋰電池降價影響,新能源車企正掀起價格戰,而油車由于銷量低迷,也開始降價促銷,兩相夾擊之下,零跑表現幾何尚需觀察。 從估值上看,零跑目前的市銷率為2.5倍,高于小鵬和蔚來,低于理想: 而從今年1-2月的銷量來看,零跑同比下降62%,
          4,6504
          舉報
          零跑2022年報:危險!危險!危險!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21 16:52

          電商股財報大PK:阿里沒落、京東衰敗、拼多多成全村的希望!

          昨日,拼多多發布了四季報,至此,電商三巨頭的成績單悉數公布。 雖然四季度業績表現不一,但三巨頭股價在財報當日齊刷刷下跌,其中,拼多多大跌14.17%、京東大跌11.28、阿里巴巴跌0.65%。 股價走勢是四季報最佳注解,從核心數據來看,除阿里巴巴營收略超市場預期外,京東和拼多多皆不及預期: 雖然拼多多大幅低于預期,但論成長性和盈利能力,拼多多成全村的希望! 具體來看,拼多多Q4營收398.2億人民幣,同比大增46.2%,遠高于阿里巴巴的2.1%和京東7.1%的增速:   從成長性來看,阿里巴巴的沒落始于2021年四季度,單季營收增速從30%回落至個位數。京東的衰敗則始于2022年二季度,營收增速從23%下滑至個位數。 拼多多在21年末和22年初有過低增長,但主要是自營商品業務波動帶來,核心主業仍保持了高速增長:   是否有自營商品是拼多多區別于另外2家電商巨頭的主要特征,反之,京東以自營為主,第三方商家為輔,而阿里巴巴則以第三方為主,自營為輔。 自營業務做大規模并不難,但極難盈利,屬于電商中重資產模式,費力不討好。 如果仔細查看京東和阿里巴巴的詳細業務構成,則這兩家核心業務更加慘不忍睹,如京東四季度商品收入2375.99億,同比增長1.2%,遠低于7.1%的整體增速:   阿里巴巴的收入構成更為復雜,但中國商業是其核心,該業務主要為電商,去年四季度的營收為1699.86億,同比下滑1%:   將中國商業繼續細分,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9%,主要由于消費需求減少、競爭持續,以及因內地新冠肺炎疫情病例增加導致供應鏈和物流受到影響,引致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 中國零售商業的直營及其他收入為人民幣744.21億,同比增長10%,主要是由于盒馬和阿里健康的直營業務的收入增長所貢獻。其
          4.18萬14
          舉報
          電商股財報大PK:阿里沒落、京東衰敗、拼多多成全村的希望!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17

          李寧暴跌是不是錯殺?

          今日盤前,運動服飾龍頭李寧發布了2022年的經營業績,因收入和凈利潤不及市場預期,股價大跌近10%: 具體來看,李寧2022年全年營收258億人民幣,不及分析師預期的264.6億,凈利潤為40.6億,不及分析師預期的44.4億:   不及預期是板上釘釘了,但大跌10%之后,市場可以逐步樂觀起來了,因為估值更加合理了。 先來看收入,2022年258億的成績,同比增速為14.3%,對比2021年56%的增速肯定是斷崖式下跌了:   但實際上,李寧2021年業績高速增長是建立在2020年增速緩慢的基礎之上,疊加2021年3月爆發新疆棉事件,國產服飾受到消費者追捧。 考慮到2022年疫情嚴重程度遠超2021年,李寧仍能實現14.3%的增長已屬難得。 具體到四季度,李寧沒有披露具體的收入規模,但整個平臺之同店銷售按年錄得10%-20%高段下降。就渠道而言,零售(直接經營)渠道錄得20%-30%高段下降,批發(特許經銷商)渠道錄得20%-30%低段下降,電子商務虛擬店舖業務按年錄得低單位數下降。 2022年上半年的時候,李寧的營收增速還在21.7%,考慮到同期高基數影響,這份成績還不錯,因此2022年業績不及預期,主要還是敗在了疫情之上。 疫情期間,店鋪營業和物流都受到影響,收入下滑不說,員工工資和店鋪租金還需要正常支付,兩相夾擊之下,凈利潤更是拉胯。 李寧2022年全年的凈利潤為40.6億,與2021年40.1億持平,但凈利率由17.8%下降至15.7%: 2022年上半年,李寧的凈利率為17.6%,因此,盈利能力下滑主要還是出現在下半年。 歸根結底是疫情對李寧的業績產生了不利影響,而非公司競爭力出現問題。 展望2023年,防疫措施已經取消,關店的情況預計不會再出現,加上消費者走出家門,服飾消費預計將有所提升。從2022年分產品情況來看,下降的主要是服
          1.24萬19
          舉報
          李寧暴跌是不是錯殺?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16

          尬吹、邀測,文心一言完美撲街!

          3月16日下午2點,億萬國人守在百度直播間,等待李彥宏發布對標ChatGPT的產品文心一言。 ChatGPT是一款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可以寫小說、改代碼,最近更新的GPT-4模型還能識別圖片,甚至根據草圖10秒生成網站! ChatGPT火爆全球,類似AI時代的iPhone時刻。 革命性的改變讓全體中國人都把希望聚焦在百度身上,畢竟聊天機器人天然適合搜索,而且百度all in AI數年,它是最有希望做出中國版ChatGPT的公司。 然而,萬眾期待的時刻,百度翻車了!發布會剛剛召開,百度港股股價大跳水,一度暴跌近10%: 這場發布會分為兩部分,先是百度CEO李彥宏對著PPT介紹并演示文心一言的能力,然后是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介紹文心一言的底層技術。 在演示之前,李彥宏先是尬吹了一段,他首先承認文心一言無法比肩ChatGPT,然后解釋為什么急于發布文心一言,美其名曰滿足市場需求。 最尬的是李彥宏稱百度是互聯網大廠中第一家發布智能聊天機器人的公司,而且是芯片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全棧布局的公司,這在全球來看是絕無僅有的,而百度就是那個唯一!   牛X吹爆,等演示文心一言能力的時候,全網唏噓一片。 李彥宏拿三體來詢問文心一言,簡單的作者是誰、是哪里人顯然滿足不了市場的胃口,復雜一點的問題也就是如果續寫三體,都有哪些角度? 用四川話讀文本、文案轉視頻都是成熟的技術了,毫不令市場驚喜。 最難的邏輯推演是雞兔同籠的游戲,因為有公式可套,也被用戶吐槽難度一般: 整體來說,文心一言還處于初級階段,從百度只開放邀請測試,而非公開測試來看,文心一言的發布非常倉促。 說實話,文心一言相比ChatGPT毫無競爭力可言,而且隨著技術迭代,兩者的差距是擴大而非縮小。 但是,由于各種原因,ChatGPT無法在國內使用,而訓練一套對話模型,不僅要有技術儲備,還需要消耗大量資金,現階
          3.86萬44
          舉報
          尬吹、邀測,文心一言完美撲街!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15

          中芯國際突然暴漲,王者歸來還是曇花一現?

          昨日,沉浸許久的中芯國際突然放量暴漲,科創板股價大漲10.11%,成交量位居全A第三,港股的中芯國際表現稍許克制,漲幅僅7%,但成交量亦明顯放量! 中芯國際是我國半導體制造領域的皇冠,在美國卡脖子之下,是全村的希望。然而,自2021年7月登陸科創板之后,股價陰跌不斷,投資者苦不堪言,被市場稱之為新時代的“中石油” 無緣無故的暴漲引發市場猜想,盤后各種“小作文”滿天飛,不明真相的群眾,無所適從,此次中芯國際暴漲,到底是王者歸來還是曇花一現? 從行業層面來看,全球半導體行業需求有望在今年二季度觸底,此前臺積電、阿斯麥、美光等巨頭在季度財報中皆認為今年下半年將恢復增長。 而從英偉達業績指引來看,其下一季度的收入將環比增長7.4%,呈現出明顯的觸底反彈特征:   2022年底,隨著ChatGPT的意外爆火,人工智能需求開始爆發式增長,多家科技巨頭陷入AI競賽,這大大刺激了包括GPU在內的半導體需求。 基本面即將迎來拐點之下,美國通脹明顯放緩,疊加硅谷銀行因加息意外破產,市場預期美聯儲即將在今年開啟降息,此預期有利于提升包括半導體在內的成長股估值。 因此,美股半導體板塊2023年表現頗佳,中芯國際的競爭對手臺積電年內上漲20%。兩相對比,港股中芯國際在昨日大漲之后,年內漲幅也僅5.3%,嚴重跑輸美股半導體公司。 從估值上看,中芯國際的市凈率估值僅0.9倍,逼近于2018年半導體下行周期底部: 估值繼續下降的空間不大,業績方面,根據中芯國際的四季報,其預計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將環比下滑10%-12%,同比下滑約21.6%,預計2023年收入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 從管理層的指引來看,中芯國際下半年的收入也將有所好轉,只是略差與臺積電23年仍將同比增長的指引。 這種差異主要來自制造工藝上中芯國際仍偏向成熟工藝,最先進的制程只有14納米,而臺積電已經成功量產3納米。 先進制程一般
          1.33萬10
          舉報
          中芯國際突然暴漲,王者歸來還是曇花一現?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10

          汽車降價促銷,消費者嗨了,股東悲劇了!

          最近,汽車降價促銷的消息鬧的沸沸揚揚,資本市場上,相關公司的股價也出現了崩盤,大跌的不止是燃油車企,新能源汽車也開始暴跌了。 從2019年12月18日我就開始研究這個行業,比如我曾在社區發了一篇文章,標題叫《汽車股是一筆好的投資嗎?》。 當時,特斯拉剛剛度過破產危機,股價只有26美元(現價173)。那時,蔚來也游蕩在破產的邊緣,股價還只有2.6美元(最高66.99). 文章不長,核心的觀點就是復盤了奔馳、寶馬、豐田歷年的股價走勢,最終得到3點結論: 1是汽車股不適合長期持有; 2是盯緊銷量,只買爆款; 3是沒事研究研究宏觀,提前把握經濟面反轉。 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中途反復研究過特斯拉,也一直在跟蹤蔚小理的銷售數據和財報,也深入研究過比亞迪到底值不值1萬億市值。 這三年,眼見新能源汽車它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站在當前時點,結合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再聊聊這個行業,或許有新的感悟。 首先,汽車行業從歷史來看,確實不太好,行業內龍頭公司的股價表現不好,財務數據也深受宏觀經濟影響,反映到估值上,普遍的市盈率只有個位數。 像市值比較大的豐田汽車,近年來的市盈率只有10倍:   估值低的原因有多種,比如豐田在完成市場擴張之后,收入增速只有低個位數,碰上經濟不好的時候,比如2009年,營收就會大跌,利潤會崩盤。 再如豐田汽車的利潤率非常低,只有高個位數,約8%的水平。 再如汽車公司屬于重資產,廠房投入巨大,但新車型未必會大賣。 總而言之,市場長期給予汽車廠個位數市盈率,必然是該行業存在某種缺陷。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出現,打破了資本市場對汽車股的傳統看法,比如特斯拉的利潤率高達15.6%,遠高于燃油車玩家;再如商業模式,燃油車是一錘子買賣,而新能
          1.58萬10
          舉報
          汽車降價促銷,消費者嗨了,股東悲劇了!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09

          京東Q4揭秘百億補貼的無奈和底氣!

          剛剛,京東披露了四季報和2022年全年業績。業績公布之后,京東美股盤前的股價瞬間拉升了2%,但很快回落,一度下跌近1%: 股價走勢對四季報做了最佳解讀,既有令人驚喜的地方,亦有不及預期。首先,京東四季度營收2954.5億人民幣,不及彭博上分析師預期的2956.2億,但總金額差距較小,從營收增速上看,實際結果和預期增速都是7.1%: 從收入結構來看,Q4商品銷售收入2375.99億,同比僅增長1.2%;服務收入578.47億,同比大增40.3%,其中,平臺及廣告服務收入245.98億,同比增長10.6%;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332.49億,同比大增75%: 根據京東物流提供的四季報,其當季營收430億,同比大增41%,主要是收購德邦物流貢獻。總的來說,京東四季度的營收略不及市場預期,尤其是商品收入增速遠不及整體,這或許是京東急于掀起百億補貼的原因。大超預期的是盈利能力,這點在其他中概股四季報中同樣有所體現,比如百度、阿里巴巴上一季的利潤皆大超市場預期。考慮到整個互聯網行業都在降本增效,利潤超預期倒也不難理解。具體來看京東的情況,去年四季度的經營利潤為48.28億,2021年同期為虧損3個億: 凈利潤四季度為32.2億,2021年同期為虧損53億。凈利潤看起來增加了不少,但實際上,投資收益和降本增效貢獻了大部分,比如2021年四季度,僅投資損失就高達42.7億,而2022年四季度卻盈利1個億。除此之外,京東四季度的營銷開支為119.85億,較21年同期下降了13.78億;研發開支四季度為43.66億,較2021年同期僅增長6.4%,低于營收7.1%的增速,同時,一般及行政開支減少了將近1個億。控制比較好的是履約開支,四季度為168.6億,較2021年同期僅增長3.3%。雖然凈利潤建立在降本增效之上,但京東的小金庫確實豐厚了不少,公司竟然宣布
          1.57萬8
          舉報
          京東Q4揭秘百億補貼的無奈和底氣!
        • 價值投資為王價值投資為王
          ·03-09

          中國聯通即將見頂!

          大牛股中國聯通昨日盤后發布了2022年年報,有2個數據創出記錄: 第一個是營收增速達到8.3%,創近9年來的新高; 第二個是扣非凈利潤創上市以來的新高! 數據雖然很靚麗,但市場并不滿意,今日股價直接低開,但最終收盤微漲0.64%。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解釋過中國聯通大漲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低估值,二是股息率高,三是業績穩定。 隨著股價從底部翻倍,中國聯通低估值和股息率高的優勢正在減弱,而成長性本來就進入低增長時代,若前兩者優勢喪失,靠業績增長完全支撐不了中國聯通繼續走牛。 具體來看: 2022年中國聯通實現營收3549億元,同比增長8.3%,略超市場預期的3518億: 2022年凈利潤為72.99億,同比增長14.4%,明顯高于8.3%的營收增速。 但是,扣非后的凈利潤為66.79億,同比增長只有3.5%,明顯不及營收增速,同時低于分析師的預期:   或因此,中國聯通今日股價直接低開。 主要的財務數據公布之后,讓我們看看當初引發股價大漲的因素還是否存在? 首先是估值,目前的靜態市盈率為11.4倍,高于近3年的平均值: 其次是股息率,TTM下為4.68%,雖然也比較高,但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4%,若中國聯通股價再漲一些,沖著股息率買中國聯通的資金可能會叛變。 最后是業績增長性,由近10年來的營收增速來看,中國聯通早已進入個位數增長時代,未來也很難獲得高增長,目前,分析師對2023年的營收增速預測為5.4%,明顯,靠成長性是無法帶動股價持續走牛的。 因此,中國聯通的炒作或將告一段落了! $中國聯通(00762)$ $中國聯通(600050)$
          6,0767
          舉報
          中國聯通即將見頂!
          ?
          ?
          ?
          ?

          熱議股票

          ?
          ?
          ?
          ?
          ?
          欧美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